第1章 客從遠方來(1 / 2)

“知了,知了”槐樹上,知了在聲聲的叫個不停。槐樹下,一個孩童蹲在地上看螞蟻,螞蟻一隻接一隻,連成了黑線,將食物搬進蟻穴。兩隻螞蟻遇到了,停了一會,又相互繞開了。這個孩子津津有味的看著,心想這麼小的螞蟻也會有思想嗎。隻見這孩子眉清目秀,雖不俊美,卻很幹淨。

這孩子叫陳行中,是大庾山上農戶陳若海的小兒子。陳若海以前是個讀書人,做過秀才,不過無心仕途,一心歸隱田園,就和妻兒住在這大庾山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過得雖然平淡,倒也瀟灑自在。兩年前,大女兒陳蘭鳳到了出嫁的年紀,嫁到了廣郡餘府,成為餘三公子的媳婦。二兒子陳行烈,生性好武,調皮搗蛋。十二歲時,被雲遊此地的俠客鍾無名看中,帶到回龍穀做弟子,學藝有成方可下山。無名讚其根骨不錯,為上等練武之才。陳夫人死活不肯,可拗不過陳行烈。陳若海倒看得開,勸夫人孩子有孩子的路要走,父母總不能管一輩子。兒女三人,如今獨留小兒子陳行中承歡膝下。幼子陳行中,乖巧文靜,喜好詩書。陳若海夫婦兒女雙全,女兒嫁得好,兩個兒子有文有武,這輩子很是知足。

“中兒,在看什麼呢。過來,背書給娘聽。”陳夫人在院子的一處石桌旁做針線,抬頭笑著看了一眼陳行中。

陳行中站起身,看了看母親,又乖巧的看了看父親。陳若海在打掃院子,笑道:“中兒,爹昨天教你的誡子書還記得嗎,去,背給你娘聽。”十歲的陳行中,聰敏異常,小小年紀就背下了不少詩文。

陳行中扭著小小身子,跑到母親身邊,張口就背:“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誌,非寧靜無以致遠……”

夕陽西下,院子裏,三人歡聲笑語,其樂融融,和美如畫……

“中兒,你哥在回龍穀也有三年了!上封家書裏不是說今年要回來一趟嗎?算算日子,也快了!你可得好好背書,等你哥回來了,讓他瞧瞧。”陳夫人歎道。

“放心吧,娘,中兒會背的可多了,中兒比哥哥強多了。”陳行中乖巧的到母親背後,幫母親捶背,“哥哥姐姐不在,中兒會好好孝順你們的。”

“哈哈哈……”

院子籬笆外,一個年輕人走近,站在院門外,一副風塵仆仆的樣子。

“大哥,大嫂!”盧惠能站在門口微笑著喊道。

“哎呀,是盧兄弟!快快請進!”陳若海放下手中的掃帚,快步走到門口。

惠能微笑著進來,“一年不見,大哥大嫂過得可好?”。

“好,都好!就是常常會想起兄弟你。你這一年去了哪裏?”

“說來話長,這一年我去了黃梅山。”惠能答。

“盧叔叔,喝水!”陳行中乖巧的端了一碗清水,遞給了盧惠能。

“嗬嗬,謝謝!你還記得我啊”盧惠能微笑著看著行中,內心微怔,一年未見,這孩子愈發端正了。

陳行中眨巴眨巴眼睛,“叔叔去年來過的,行中當然記得。”

陳夫人聞言,也過來了。“盧兄弟,這次可得在我家多住些日子!”

“不敢麻煩大哥大嫂,惠能有要事在身,不能耽擱太久!這次剛好路過這裏,就想來看看大哥大嫂。”

“哎,盧兄弟,天色已晚,今晚必須得在我這住下。去年我被毒蛇咬傷,若非兄弟剛好路過碰上,救得及時,我這把老骨頭還不知能不能活下來。你可是我陳若海一輩子的兄弟!”說著,陳若海便拉著盧惠能一起進屋了。

惠能麵露難色,“那惠能恭敬不如從命了!叨擾一晚,明日一早,我就離開。”

“明日的事明日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