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後記 讓生活更美好(1 / 1)

撰寫一套“環境保護提示叢書”是我多年的心願,在中國林業出版社社長張柏濤,第二策劃室主任吳金友等同道的精心策劃、大力支持下,這一心願得到實現。中國林業出版社在近半個世紀的出版實踐中,形成了綠色科技圖書的專業特色,其造林綠化、園林、園藝、自然資源和動植物保護等方麵的科技專著、實用技術類圖書一直受到讀者的歡迎和全社會的關注。讓我感受強烈的是,這套書出版之迅速,編輯們審讀工作之認真,其敬業精神值得我學習。2002年11月初,我將此書稿的編寫大綱寄給中國林業出版社後,不但幾天之內得到了答複,吳金友主任還從書名的敲定,到書中篇章結構和安排與我多次探討、刪改,花費了不少的心血;我領略了中國林業出版社與時俱進,創造自己的品牌,書寫新篇章的風釆。我的“賢內助”王亞紅,在工作、家務兩副擔子一肩挑之際,擠出時間為書稿電腦打字、核校文稿,使我的許多文章得以早日麵世,在此一並致謝!

令我感動和倍受鼓舞的是,全國人大常委、中國農學會副會長、中國林學會副理事長舒惠國先生,在百忙之中擠出時間,為本書撰寫序言,鞭策我繼續前進,努力工作。

前些年,我曾在《中國化工報》、湖北《科技信息快報》、貴州《科技服務》等報刊、電台,發表了一些有關“環保發財竅門談”之類的文章,旨在提供環保方麵的信息,啟發大腦和心智。然而,我卻常常收到來信,詢問“秸稈發酵的配方、比例”、“白色農業的技術要點”……我無法滿足諸位技藝技能上的要求,我又不得不答複來函,給雙方的時間和精力造成了浪費。“環境保護提示叢書”第三冊《治理環境》中的第5章“環保能致富,垃圾變財富”等章節,仍然隻是提供利用環保致富的信息,急於發財的讀者應從中得到啟發,而不應該緣木求魚。

該套叢書還有諸多缺點和不當之處,懇請讀者不吝賜教,便於今後再版時修正改進。來信可寄:北京市延慶新興小區4—609郵編:102100,亦可以給我發電子郵件,郵件地址:

[email protected]

在此祝願諸位,在環境保護中生活,生活得更加美好!

石中元

200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