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龐大的“暖水管”(2)(2 / 3)

於是,人們就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湖,稱為了“裏海”。然而,它卻並不是真正的海。

位於西亞阿拉伯半島上的死海,南北長82公裏,東西最寬18公裏,麵積為1000多平方公裏。死海位於深陷的盆地之中,湖底最低的地方,低於海平麵790多米,是世界大陸上的最低點。

死海含鹽度比一般海水要高7倍左右。死海的含鹽度為什麼這麼高呢?

這與它所在地區的地理環境有密切關係。死海的東西兩岸都是峭壁懸崖,隻有約旦河等幾條河流注入,沒有出口。附近分布著荒漠、砂岩和石灰岩層,河流夾帶著礦物質流入死海。這裏氣候炎熱,幹燥少雨,蒸發強烈,年深日久,湖中積累了大量鹽分,就成了鹹水湖。如果用一個杯子盛滿死海水,等完全蒸發後,就會留下1/4杯的雪白的鹽分和其他礦物質凝結物。

因為湖水太鹹,把魚放入水中就立即死亡。湖濱岸邊岩石裸露,一片光禿,沒有樹木,寸草不生,故稱死海。不過,死海井非絕對的“死”,人們在這裏發現有綠藻和一些細菌。

關於死海,還有這樣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

1900多年前古羅馬軍統帥狄杜率領軍隊來到死海。他看到一望無際的湖水,就問隨從:

“這是什麼湖?”

“報告統帥,這就是死海。”

正在這個時候,士兵們押來幾個俘虜,要求統帥處置。狄杜威嚴地命令道:

“把他們帶上腳鐐手銬扔進海裏,祭祀海神吧!”

於是,士兵們不顧俘虜的哀告求饒,七手八腳地抬著被鐐銬困住手腳的俘虜,“撲通撲通”扔進了死海。

然而,奇怪的事情發生了。這些俘虜一個個猶如睡在柔軟舒適的彈簧床上一樣,就是不下沉。不一會,他們居然被風浪送回岸邊。一連幾次,都是一樣。狄杜認為有“神靈”保佑他們,於是下令把這些俘虜全赦免了。

其實,物體在水裏是沉是浮,同比重有直接關係。人身體比重比水稍大一些,所以人掉到河裏就會沉下去。死海含鹽量特別大,超過了人身體的比重,人就不會沉下去了。如果你到死海去旅遊,完全可以躺在湖麵上安詳地看書,絲毫不用擔心沉下水去。

其實,死海也是一個大寶庫,那裏蘊藏著豐富的溴、碘、氯等化學元素,據估計,死海中含氯化鎂220億噸,氯化鈉120億噸,氯化鈣60億噸,氯化鉀20億噸,溴化鎂10億噸。

死海有個鄰居——地中海。地中海是個名副其實的海,而死海實際上是個被陸地包圍的內陸湖,隻不過有一個“海”的雅號罷了。

由於四麵都被陸地包圍,因此前麵說的裏海、死海都不是海。但是,有的水域盡管與大海相通,也不叫海。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在南美洲瀕臨加勒比海的委內瑞拉的西北部,有一個碧波萬頃的湖泊,這就是聞名世界的馬拉開波湖。它的形狀非常有趣,像一隻大鴨梨,也像一個肚子大、脖子細的玻璃瓶子,也有人把它比作一隻巨大的高腳酒杯,裏麵寬闊,瓶頸狹窄。它北麵通過馬拉開波海峽同委內瑞拉灣相通,灣外是一望無際的加勒比海。湖泊南北長約210公裏,東西寬約95公裏,最寬處為120公裏,湖的總麵積為16300多平方公裏,海域遼闊,水天一色,是南美洲第一大湖,也是拉丁美洲最大的湖泊。

馬拉開波湖區地處熱帶,終年炎熱,潮濕多雨。湖泊瀕臨海洋,海風掠過,波濤洶湧,白浪滾滾。湖泊東南方的梅裏達山脈,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北段東側的一個分支,平均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上,山體巍峨,峰巒重疊,許多山峰終年積雪。位於山脈中部的博利瓦爾峰,海拔5000多米,高聳入雲,雖然地處熱帶,峰頂卻常年為皚皚的白雪所覆蓋,形成熱帶地區的少見的雪峰奇觀。馬拉開波湖碧綠的湖水和博利瓦爾峰晶瑩的雪峰交相輝映,顯得格外清新美麗,構成委內瑞拉著名的風景之一。

馬拉開波湖底及其周圍低地地區是一個巨大的地下油庫,石油蘊藏量約占委內瑞拉石油總儲量的1/4,是委內瑞拉主要的石油產地。黑色的原油常常從湖畔的裂縫中溢出來。據說,居住在馬拉開波湖沿岸地區的印第安人早就在湖區發現了石油,當時人們把它叫做“大地的汁水”。委內瑞拉成為“石油之國”,它的第一桶石油就是在湖畔的第一口高產油井中開采出來的。假如在湖中乘遊艇參觀,舉目四顧,近處油塔矗立,遠處塔尖點點,井架林立,管道如網。湖的東岸,有連成一片的石油城鎮。湖口西岸的馬拉開波城,是委內瑞拉第二大城,也是重要的煉油中心和著名的石油輸出港。過去,從馬拉開波城到湖東的石油城區,來往車輛依靠輪渡。1963年,委內瑞拉在湖口最狹窄的地方架設了拉斐爾烏爾塔內達大橋。由於大橋跨度大,橋身高,橋下船舶來往自由,甚至駕駛精良的直升飛機都能從橋身上穿行而過,構成了馬拉開波旅遊線上一個十分著名的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