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海”和“洋”(1)(3 / 3)

盡管黑海的含鹽度比地中海低,可是它的水位卻比地中海高,所以黑海表層的比較淡的海水通過土耳其海峽流向地中海,而地中海的又鹹又重的海水從海峽底部流向黑海。黑海南部的水很深,下層不斷接受來自地中海的深層海水,這些海水含鹽多,重量大,和表層的海水上下很少對流交換,所以深層海水中缺乏氧氣,好像一潭死水,並含有大量的硫化氫。由於硫化氫有毒性,使海洋中的貝類和魚類無法在深海生存。上層海水中生物分泌的穢物和死亡後的動植物屍體,沉到深處腐爛發臭,並使海水變成了青褐色。乘船在黑海海麵上航行,從甲板向下看去,就會發現海水的顏色很深,“黑海”這個稱呼也就因此而來。也有人說,因為冬天黑海有強大的風暴,兩岸高聳暗黑的峭壁,加上風暴來臨時的天色,人們才叫它黑海。黑海的水其實並不黑,它的黑色隻是海底淤泥襯托的結果。在正常的天氣裏,黑海是色黑而水清。

位於北極圈附近的白海,是北冰洋的邊緣海。

白海看上去是一片潔白。其實,它的海水與其他海水沒什麼區別,也是無色透明的,並不是白色的,隻是白海地處高緯地區,氣候寒冷,一年的結冰期長達6個月。由於皚皚冰雪覆蓋,白色冰山的漂浮,很少見到海麵上常見的那種洶湧澎湃的波濤,使漫長的冬季形成一片白色的冰雪世界。舉目望去,隻見海麵上白雪覆蓋,無邊無際,光耀奪目。因此,白海也就成了名副其實的“白色的海”了。

海洋的呼吸——潮汐

大家是否知道,世界上大多數地方的海水每天都有兩次漲落。白天海水上漲,叫做“潮”;晚上海水上漲,叫做“汐”。海水為什麼會時漲時落呢?從古代起,這個問題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直到英國物理學家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揭穿潮汐的秘密才有了科學依據。

原來,潮汐現象主要是由月球的“引潮力”引起的。這個引潮力是月球對地麵的引力,加上地球、月球轉動時的慣性離心力所形成的合力。

月亮如同一個巨大的磁盤,吸引著海水,把海水引向自己,同時,由於地球也在不停地作圓運動,海水又受到離心力的作用。一天之內,地球任何一個地方都有一次對著月球,一次背著月球。對著月球地方的海水就鼓起來,形成漲潮。與此同時,地球的某個另一點上的慣性離心力也最大,海水也要上漲。所以,地球上絕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總有兩次漲潮和落潮,這種潮稱為“半日潮”。而有一些地方,由於地區性原因,在一天內隻有一次潮起潮落,這種潮稱為“全日潮”。

其實,除了月亮對地球產生引潮力,太陽也具有引潮力,隻不過比月球的要小得多,隻有月球引潮力的5/11。但當它和月球引力迭加在一起的時候,就能推波助瀾,使潮水漲得更高。每月農曆初一時,月亮和太陽轉到同一個方向,兩個星球在同一個方向吸引海水;而每月十五,月亮和太陽轉到相反的方向,月亮的明亮部分對著地球,一輪明月高空掛,這時,兩個星球在兩頭吸引海水,海潮漲落也比平時大。我國人民把初一叫做“朔”,把十五叫“望”,所以這兩天產生的潮汐就叫做“朔望大潮”。

海浪

見到過海的人都知道,遼闊的海洋幾乎沒有平靜的時候,即使在風平浪靜的日子裏,大海也是微波漣漪,不會真正地靜下來。至於驚濤駭浪,那種躁動的力量,更是不得不令人歎服。

在美國西部太平洋沿岸的哥倫比亞河入海口附近,有一座高高的燈塔,燈塔旁邊的小屋裏住著一個燈塔看守人。1894年12月的一天,一個黑色怪物突然擊穿屋頂迅猛地撞了下來。嚇壞了的看守人,哆哆嗦嗦地走近黑色怪物一看,原來是一塊重達64千克的大石頭。

經過專家的勘察和研究,發現這塊石頭是被巨大的海浪卷到40米的高空後,又不偏不倚地砸到了看守人居住的小屋上,演出了飛石穿頂的驚險一幕。

海浪真的能有那麼大的力氣嗎?海洋學家的回答是:有。據測定,海浪拍岸時給海岸的衝擊力每平方米可達20~40噸。大的甚至可達50~60噸。巨浪衝擊海岸時,能激起60~70米高的浪花。在英國蘇格蘭的威克港,一次大風暴中,巨浪曾將1370噸重的混凝土塊移動了10多米;斯裏蘭卡海岸上的一座高60米的燈塔,也曾經被印度洋襲來的海浪打壞;有人親眼看到過一個巨大的海浪甚至把13噸重的巨石拋到10米高的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