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向癌症宣戰(2 / 2)

近半年還發現,正常細胞內還存在著另一類基因——抑癌基因,這種基因具有抗癌作用。一旦抑癌基因由於遺傳或環境因素而丟失或失活時,抗癌作用會消失或減弱,人體就容易患癌症。已發現抑癌基因有10多種,其作用是抑製細胞的生長和繁殖。

遺傳因素、自身的免疫機能、環境中的生物、物理、化學等因素,都會成為引發癌症的誘因。在治療癌症時,人們也大多是從這幾個方麵著手,來改善機體的健康狀況的。

1.手術療法。手術切除局部的腫瘤,使早期的癌症極有希望被根治。

2.放射療法。深度X射線、鐳射線、鈷射線以及各種電子束、質子束、中子束等對處於增殖期的癌細胞有顯著的殺傷作用,而對正常細胞的殺傷作用相對較弱;放射療法能保留器官的功能,減輕手術的殘疾後果。

3.化學療法。用化學藥物氨甲喋吟、5-氟尿嘧啶、環磷酰胺、康紅黴素、阿黴素、門冬酰胺酶及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長春新堿等。它們或幹擾某些癌細胞的正常代謝,或通過滲入癌細胞而破壞癌細胞,對於多種癌症都具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4.免疫療法。利用生物技術,人工製取各種細胞因子,注入到患者體內,這些細胞因子可殺死腫瘤細胞,提高患者對自己體內癌症的抵抗力。這四種療法的用途,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比喻來比較說明:如果在一塊牧草(正常細胞)地裏長出了一棵雜草(局部腫瘤),可以把它拔掉(手術療法)或摧毀掉(放射療法);如果野草在牧草裏蔓延開了(轉移性癌症),這時如果把它拔掉或摧毀掉會破壞整個草地,可選擇在草地上噴灑除草劑(化學療法),有選擇地殺死野草,而不傷害牧草;如果草地中零星地散布著野草,則可施加化肥(免疫療法),促進牧草的生長,使牧草長得比野草更快,將野草悶死。

在治療癌症時,還常常運用綜合療法,而不是單獨地用上述的四種方法。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癌症或特定的病人,醫生們精心地製訂出治療方案,使各種方法之間互相取長補短,更有效地治療癌症。

例如手術和放射療法並用,放射療法可以破壞手術後還可能留在淋巴結和周圍組織的少量癌細胞,而手術前進行放射治療可使大的腫塊縮小,降低局部腫瘤的複發,減少腫瘤轉移的機會;放射療法與化學療法、免疫療法結合,可有效地治療那些已經轉移的或是複發率較高的癌症患者。

癌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20世紀人類麵臨的一個醫學難題。許多人對這一難題作了長期深入的研究,進行了許多嚐試,也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效果。但是,我們至今與徹底解決這一難題仍有很大距離。無數生命科學家、醫學家們仍在繼續努力,以求攻克這一難關,像以往戰勝種種疾病那樣,再次為人類的健康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