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非常認真負責的領導,每次分派工作,從開始到結束,事無巨細,指示得非常具體詳細。如布置會議室,放多少把椅子,買多少茶葉、水果,會標寫多大的字,找誰寫,用什麼紙,等等。開始下屬尚能接受,時間一長,大家就不太情願了,感到他跟個喋喋不休的老太太一樣,管得太細、太嚴了,別人一點權力都沒有,挺“沒勁”,有時他的主意並不高明,但他是領導也得照辦。
其實,有很多事隻要告訴下屬事情的結果就可以了,不必告訴全過程。如讓下屬推銷一批商品,領導者隻要告訴他銷售定額和經濟合同法的一些知識就可以了,沒必要告訴他到哪家商店去,進門怎麼說,出門怎麼道別。叫下屬編製一套管理軟件,隻提要求就可以了,沒必要告訴他使用哪種語言、怎麼編。管理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過度的管理反而弄巧成拙。首先,過度管理妨礙下屬積極性的發揮。領導者越俎代庖無異於一把心鎖,鎖住了下屬的想象力、創造力,鎖住了下屬做事的積極性。
其次,過度管理不利於培養鍛煉下屬的實際工作能力。一位年輕人學做西服,師傅隻簡單地告訴他一遍怎麼做,遇到困難問師傅時,師傅輕易不告訴他。師傅說:“你自己想一天半天的,實在沒法了我才告訴你,這樣印象深。我馬上告訴你,你明天就忘了。”這位師傅就很懂培養徒弟獨立思考工作的能力。
作為領導者,要瀟灑些,少操點心,少管點事(隻管大事),做到既讓下屬發揮積極性,又能“遙控”,從某種角度來說,管理少才能管理好。
21.替下屬解決後顧之憂
一個優秀的領導,不僅要善於使用下屬,更要善於通過替下屬排憂解難來喚起他內在的工作主動性,要替他解決後顧之憂,讓他的生活安穩下來,集中精力,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上,這樣才能獲得下屬的擁戴。
領導者要做到“急下屬之所急”應當注意以下三點:
1.要了解下屬的基本情況
領導者要時常與下屬談心,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對生活較為困難的下屬的個人和家庭情況要心中有數,要隨時了解下屬的情況,要把握下屬後顧之憂的核心所在,以便對症下藥。
2.領導者對下屬的關心應當出自真誠
領導者必須從事業出發,實實在在,誠心誠意,設身處地地為下屬著想,要體貼下屬,關懷下屬,真正地為他們排憂解難。
尤其是要把握好幾個重要時機:當重要下屬出差公幹時,要幫助安排好其家屬的生活,必要時要指派專人負責聯係,不讓下屬牽掛;當下屬生病時,領導者要及時前往探望,要適當減輕其工作負荷,讓下屬及時得到治療;當下屬的家庭遭到不幸時,領導者要代表組織予以救濟,要及時伸出援助之手,降低不幸造成的損失。
3.領導者對下屬的幫助應量力而行,不可隨意許諾
領導者分擔下屬的困難要本著實際的原則,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幫助可以是精神上的撫慰,也可以是物質上的救助,但要在組織財力所能承擔的範圍內進行。不能夠隨意許諾,開空頭支票,否則就違背了真誠的原則。
22.與下屬保持一定的距離
領導者要搞好工作,應該與下屬保持親密關係,這樣做可以獲得下屬的尊重。但也要與下屬保持心理距離,以避免下屬之間的嫉妒和緊張,可以減少下屬對自己的恭維、奉承、送禮、行賄等行為,防止在工作中喪失原則。
領導者與下屬保持一定的距離才能樹立威嚴。適度的距離對於領導者管理工作的開展是有好處的。即使你再“民主”,再“平易近人”,也需要有一定的威嚴。當眾與下屬稱兄道弟隻能降低你的威信,使人覺得你與他的關係已不再是上下級的關係,而是哥們兒了。於是其他下屬也開始對你的命令不當一回事。
另外,隱私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必要的和重要的。讓你的下屬過多地了解你的隱私對你來說隻能是一種潛在的危險。你敢肯定他哪天不會把你的秘密公之於眾嗎?你能確定他不會利用你的弱點來打倒你嗎?你可以是下屬事業上的夥伴,工作上的朋友,但你千萬不要與他成為“哥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