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年輕人要知道的場景口才常識(15)(3 / 3)

22.糾正離題的技巧

在會議活動中,常會出現一些發言者不著邊際、沒完沒了的發言。對於這種情況,主持人出於對發言者的尊重,一般不應當麵直說,而應尋找機會做出巧妙的暗示。如就他發言中提出的某個問題或某一句話,因勢利導,並對他的發言作一定的肯定。對一些與議題關係不密切的問題,主持人可以通過表示留到以後有時間再作討論而加以委婉地中止,並有意識地重新強調會議的議題。

有些會議,需要與會者事先經過一定的準備,查閱一定的材料,列出發言的大致綱要來。美國一家公司的經理曾采取這樣的對策來防止出現偏題發言。這位經理創造了一種他自己稱為“打腹稿”的會議主持技巧:在會議提出一個重大問題或主要問題之後,隨即他便要求與會者進行沉默思考,會議室處於安靜之中,然後到一定時間大家才開始發言。

23.製止無謂爭辯的技巧

在對某個問題進行討論時,由於與會者的學識、素養、社會經驗不同,看問題的角度也就不同,因而解決問題的方案也不同。

與會者往往會各持己見,據理力爭。這是會議深入討論的表現,是開始會議的好現象。但在觀點已經趨向集中、明確時,主持人就應及時終止論辯。如果爭辯雙方都已偏離議題,主持人就應該伺機加以阻止,或說時間有限,暫不深入討論或先談到這裏而加以間接地製止。在遇到較為激烈的爭辯時,主持人要隨時注意有的爭辯者會感情用事,進行影射、譏諷、舊事重提,對這些現象會議主持者應及時正麵加以提醒、規勸,以免矛盾激化,引起爭吵、衝突。如果已經發生爭吵,主持者應從會議的組織性、紀律性出發,直接加以製止;對惡語傷人者,必要時進行嚴肅的批評,以平衡與會者的公正心理。

另外,對會議中出現的與會者注意力不集中、“會中有會”、遲到早退的現象,主持人也不能睜隻眼、閉隻眼,而應有針對性地與其打招呼、進行適當的暗示,語氣應平和而有分量。

在會議的開始,主持人不妨給與會者提出一定的要求,布置一定的任務,給他們施加一定的工作壓力,免得他們產生無事可做、與己無關的心理。

24.控製會議進程的技巧

1.會議召開之前,主持人須認真研讀有關文件材料,了解議題和議程,了解與會者的構成情況及基本意見傾向。

2.主持人必須嚴格守時,明確會議開始和結束的時間,準時開會和散會。

3.主持人在會議期間應避免同其他與會者發生爭論,不能在決議形成之前發表傾向於某一方麵的意見,更不能強迫他人接受自己的看法。不要炫耀自己,不要以與眾不同的姿態和語調講話,忌各種語病。批評要有建議性,應盡力避免同其他與會者產生直接衝突。

4.在組織討論時,應規定討論與不討論界限,給每位與會者以平等的發言機會和權利。應善於及時糾正脫離議題的發言傾向,並注意其方式,不能因此而挫傷發言積極性。

5.應善於對各種發言進行比較、鑒別和綜合分析,正確集中大家的意見。經常用簡明語言說明討論要點和有關發言人的發言要點。

6.當時機成熟時,應適時終止討論或辯論,及時確認結論形成決議,一個議題結束後應立即轉換議題,以免延誤時間或節外生枝。

7.多議題會議的議題安排次序應科學合理,一般情況下,需要大家開動腦筋、集中獻計獻策的議題應放在會議前半部分時間進行。

8.會議較長時,應安排暫短的休息並掌握好時機。休息不要安排在發言高潮,特別是某一問題或其中的一個方麵的討論尚未結束時。

9.應以各種方法和措施,避免或減少與會者中途退席,特別是其中的主要人物應力爭不出現中途退席現象。

10.除非必要,一般不宜隨意變更議程。

11.主持者應聲音洪亮,舉止得體,有一定感染力,忌多餘的動作(動眼睛、玩文具、

搔頭抖腿等),忌語無倫次缺乏自信。

12.當會場出現混亂時,應保持鎮靜,及時采取措施結束混亂狀態。

13.注意創造與會議性質相適應的會議氣氛,科學安排會議中的高潮與低潮,及時分發會議文件材料,監督工作人員及時認真地做好會議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