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來做的第一件事是什麼?
當然,很多人會給出“睜眼睛”這種好像腦筋急轉彎實際上就是廢話一般的作答。
我呢,醒來第一件事便是和耳機作鬥爭,對,就是耳機。對於有個聽著東西入睡的習慣然而又有個睡在你一旁的室友的人來說,耳機自然成了陪睡的好朋友。不過,經過一晚上不算是多老實的睡眠之後,就免不了和不知道在脖子手腕上纏了幾圈的耳機線進行一場較量了。雖然說是醒了,但意識還是朦朧的,在這種狀態下我便開始順著我的耳機線另一端找我的手機,當然不排除它已經和我的耳機另一端脫離並且掉到了床下的可能。摸到手機先看一波一覺錯過的新聞信息廣告之類的種種,隨後就是找眼鏡,刷牙,刮胡子,洗臉,束發為辮兒,多士爐裏烤上麵包片,筆記本電腦裝進書包,對著自來水管接上滿滿一瓶的直飲水塞在書包側袋。
“叮——”那是多士爐裏有麵包片跳起來的聲音。
背起書包,叼上兩片麵包,低頭看看手表,已是將近上午十點鍾,距離十點二十五分的數學課還有不到半小時。
相比“睜眼睛”,我的回答好像更加平法無聊一些,但我覺得至少寫實。
對,我就是一個平凡的無聊的但是很在乎真實感的人。一個腦後頂著插向天空的翹翹武士辮兒,還總被人當成日本人的在美留學生,對,一個拿著中國護照,沒有綠卡更沒有公民身份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美國大學在讀華人留學生。不過,我覺得普通是件好事,我隻有一顆平凡的心,沒有什麼鴻鵠壯誌,沒什麼好勝心讓我不知道去羨慕更不會嫉妒,所以我覺得自己很容易快樂。
我的想法和很多想賴在美國的留學生的想法有些不同,除了在美國時不時遇到不公正待遇和被高額學費困擾時有些苦惱外,我不覺得作為一個徹徹底底的中國人哪裏不好,畢竟我壓根沒打算留在美國這個連一點兒家的感覺都沒有的地方,而且我相信在我的祖國會比在這鬼地方過得好百倍也不止。
至於我為什麼來到美國這個連中國新農村建設都不如的大農村,我得承認高考那不理想的成績便是緣由了。初來到美國的一年我還為此自責著,但自從認識的來自中國各地的學子越來越多,想想自己高中那會兒在校門口租住在老年公寓,每晚學到淩晨兩點,早上五點半就要起床吃飯趕去早上六點二十開始的早自習,最終拿到的590分的總成績在山東那個人多分又高的高考大省隻不過是過了一本線幾分而已,那就意味著我連一個好一點的一本院校都上不了,我便漸漸開始思考我上不了好大學到底該怪我學習不夠刻苦,還是怪生地逢時的不公?
當然,這種思考很快就在我和爸媽一次通電話後結束了,電話內容大致就是:“孩子,滿分是多少?750分,那麼這160分的差距就是你不夠刻苦的證明啊。為什麼別人能拿到720分你就不能?我和你爸誰也不像是智商有問題的吧,你六個月說話,八個月走路,四歲能騎你媽媽的車子上街,五歲上學,六歲就知道早起去給爸媽買早點,七歲便能背唐詩三百首,還學會了刷碗洗衣服,如果不是你生病耽誤一年,你也是個15歲參加高考的天才,看來我和你爸好的都在你基因裏了。那如果不是先天問題就隻能是你後天的問題了。好了,現在送你出國,一切都是新的開始,相信你會做一個自強懂事的好孩子,更不會讓我們失望的,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