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亂世真的不可避免嗎?諸葛亮的心思已經亂成了一團麻……
“先生,如今相國叫我秘密去見王匡大人與陶謙大人,先生以為我該如何?”
“孔明,你該如何就如何,我記得你給我講過興百姓苦,忘百姓苦,你的那個句子整句是什麼來著?”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裏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嗯,你想想這個句子,至於你怎麼做,我想你有自己的想法,我也不好多說什麼?”
“這……”
+++++++++++
在眾多諸侯中,重點說一下孫堅,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氏。孫堅原來在張溫手下擔當軍司馬。
孫堅為長沙太守很多年了,這在漢末是非常罕見。
中平四年(公元187年),長沙人區星聚眾一萬多人起義,自稱上將軍。當時零陵、桂陽一帶的周朝、郭石等人也在起義,與區星遙相呼應。朝廷任命孫堅為長沙太守,給他的任務是剿滅區星。僅一個月的工夫,他就打敗了區星。
打敗了區星,孫堅並不滿足,他還要跨境作戰,去消滅周朝、郭石。孫堅隻是長沙太守,管不了零陵、桂陽。但孫堅從來都不人認為自己是局外人,他認為哪裏有反賊,就要打到哪裏,打仗平亂,哪還分什麼彼此?當孫堅違抗規製火速趕到的時候,周朝、郭石之流已經搶先一步,望風而逃了。
孫堅越境剿寇卻與王睿鬧了一些不愉快。
第二次酸棗會盟後,孫堅急匆匆的起兵北上,在三十六路諸侯的大名單裏有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郡太守張谘。
荊州刺史是孫堅的上級,王睿這個荊州刺史當得很失敗,下麵至少有兩個郡太守跟他有矛盾,這個王睿仗著自己是上級,是個士人,總是看不起武人出身的孫堅與武陵郡太守曹寅。
這次舉兵討伐董卓,王睿不知道發什麼神經,他宣稱要先殺曹寅。才可以興兵,曹寅害怕被殺,決定搶先下手,但苦於自己實力不夠,於是他巧妙地利用孫堅與王睿的矛盾做文章,他假冒光祿大夫溫毅的檄文,下文給孫堅,檄文中數說王睿的一係列真真假假罪過,最後要求孫堅將不法之徒處死。
孫堅二話不說,立即起兵前往荊州刺史部的治所漢壽,刺史聽說貴客臨門,上城樓一看,都是普通的士兵,裏麵沒有孫堅。他們大老遠地從長沙趕來,刺史還是覺得奇怪。
孫堅的前部回答:“我們長久奔波在外。勞苦不堪,所得的賞賜,還不夠做衣服呢!這次來,不過是想請您開恩,再賞些財物。”
王睿信以為真,說道:“這有何難,我做刺史的,難道還去吝嗇嗎?”當下傳令打開庫藏,讓兵士們自己進去,看還有什麼東西可資用度。
等到來兵湧到樓下,王睿才發現了孫堅,大驚,忙問:“士兵們自來請求賞賜,孫府君怎麼也在這裏?”
孫堅拿出曹寅那假冒的密令,要逮捕王睿。王睿又急又氣,問孫堅他犯了什麼罪?孫堅回答:“我也不知道。”
最後在孫堅的注視下,王睿吞金而死。
孫堅逼殺王睿之後,吞並了一些部隊,繼續揮師北上,他引軍路過南陽,下公文給張谘,請他供應軍糧。
張谘是董卓任命的南陽太守,用來監視袁術的,他跟韓馥一樣,是首鼠兩端的人。隻不過孫堅此次的公文太過離譜,張谘有點不爽,跟下麵的人商量後,大家認為孫堅不過是本州相鄰另一個郡的太守,大家平起平坐,互不隸屬,無權調發糧餉。張谘認為言之有理,對孫堅不加理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