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90年,農曆庚午年,是漢獻帝初平元年,這又是動蕩的一年,這年是東漢末年各路群雄正式的走上台前的一年。
新年伊始,關東諸侯會盟於酸棗,隻不過此次會盟儀式搞了兩次。
要說曹操是梟雄,這話一點都不假,他能文能武,還會打鐵。
他選擇陳留起兵眼光極為獨道,踩點非常的準。去年年底的時候,曹操就將所屬人馬帶到陳留郡北部的酸棗縣一帶,他知道那裏即將有重大行動。己吾縣和酸棗縣同屬陳留郡,一個在東南,一個在西北,兩地相距三百多裏。酸棗臨近黃河,北岸是司隸校尉部所屬的河內郡。司馬懿的老家就在河內郡的溫縣,隻不過曹操沒有讓司馬懿回老家,再說司馬懿穿越以來也沒有回到過老家。
曹操率部到達酸棗後,張邈隨後就到了。他向曹操引薦了兩個人,一個是自己的弟弟、徐州廣陵郡太守張超,另一個是張超的部下、廣陵郡功曹臧洪。
臧洪字子源,也是廣陵郡人,“體貌魁梧,有異於人”,早年上過太學,舉過孝廉,當過縣長,這段經曆跟曹操有點像。後來他棄官回家,太守張超聽說他很有能力,就請他出來當功曹。
臧洪勸張超起兵,張超認為有理,就帶著臧洪到陳留郡找自己的哥哥張邈商議,幾個人一拍即合。張邈見臧洪雖然隻是個功曹,但見識不俗,口才又好。
黃河岸邊的酸棗被確定為這次聯合起兵的總指揮部。不久,各路人馬陸續向酸棗集結,先後到達的是兗州刺史劉岱、豫州刺史孔、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廣陵郡太守張超等,鮑信聚齊人馬,卻因路途較遠,暫駐原地。張邈讓人臨時修起了一個大壇,作為會盟的場地。
馬上就要舉行會盟儀式了,有一個問題擺在人們麵前:如此重大的活動,有什麼依據呢?盟約又該如何措辭?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即使申明不是造反,但沒有朝廷批準的大規模軍事活動也必須有一個合法理由,最好還有一個合法的程序,這樣義舉才能成為合法之舉,聯軍才能成為合法組織。這個時候橋瑁的偽造的三公公開信又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盡管大家心知肚明這封信是偽造的,但是為了解決合法性問題,也顧不了那麼多了。
漢獻帝初平元年(190年)正月,幾路人馬在酸棗設立壇場,共同盟誓。
既然要盟誓,就要約定好誓文的內容,在酸棗的大帳中熱鬧開了。
“諸公,如今董卓……”張邈首先開口說話。
“是呀,是呀……”眾人附和。
曹操一蹙眉,這些事情還扯什麼扯,趕緊商定好內容,趕緊宣誓呀。
“諸位,客氣話,我看就免了,我已經占卜過了,今日時辰正合適,請諸位趕緊商議誓文內容與確定宣讀人選……”臧洪看不下去了,起身說道。
眾人覺得一看他說得有道理,紛紛點頭稱讚。
在誓文內容上反正就那些套話,大家聽過,參考橋瑁的矯詔就可以。但是在由誰宣讀誓文的問題上,大家又互相謙讓起來。原因很簡單,公認的老大袁紹還沒有來,真正的代表也沒有幾個來到,曹操倒是想當出頭鳥,可是曹操現在還是一個通緝犯,白身都算不上,沒有自己的地盤,在如今這個場合,他根本就不夠格。
為了不耽誤時辰,還是決定先盟誓。於是隆重的會盟儀式如期舉行。
如今到達酸棗的代表就那麼稀稀拉拉的幾路諸侯。可是就這麼一些人,那些刺史,太守都當起了縮頭烏龜,居然推舉臧洪來讀。於是臧洪走上壇場,宣讀了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