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身先士卒,和大家一起打造兵器的事,在所有士兵中傳開了,聽到的人無不感動。於是,鐵匠工坊的鐵錘聲響得更起勁了,打造兵器的速度大大加快。曹操便又對大家說:“一定要千錘百煉,把所有兵器真正的鋼火都鍛打出來。兵器精良,軍隊才可能精良。精良的人配以精良的兵器,必將無敵於天下……”
有一個叫孫賓碩的人,聽說了曹操和兵士一起打造兵器的事,大搖其頭,說:“不妥!不妥!”此人對曹操素有好評,但聽了曹操這事卻不以為然,於是,他特地從北海趕來見曹操,說:“曹孟德,你是有雄心打天下的人,怎能和工匠在一起做工呢?”
曹操問:“此話怎講?”
孫賓碩說:“好為須小者必無大誌。將軍卻素有大誌之稱,如今卻等同一般工匠,久而久之,必將銷損宏大之誌也!”
曹操笑曰:“好為須小者,是指隻戀於須小的人。這種人,當然不可能有大誌。但是,有大誌的人,並不是不懂‘須小’,何況有的‘須小’卻與大誌密切相關連,若不為此類‘須小’,則等於不為大誌也!比如打造兵器,在我之當前,豈是一般須小之事?以我之當前景況,若不會打造兵器,怎麼有資格打天下呢?”
孫賓碩沉吟許久,拜服。
++++++++++++++++++++++++++++++++
孫賓碩是一個有名的俠義之人,他的出名還要追溯到桓帝時期的宦官唐衡,唐衡是皇帝麵前的紅人。廊官趙息得罪了唐衡,不久趙氏家族在朝中做官的,以及在家裏的所有男丁都被捕獲斬首。
這就是轟動一時的“趙氏滅門案”。
趙息的叔叔趙歧,趙岐,字邠卿,娶馬融侄女馬宗薑。得到消息逃亡,他變換姓名,逃到青州北海境內,由於窮困潦倒,他不得不在市中賣餅謀生。
正好當時北海本地人孫賓碩在市場上轉悠,他就發現這個賣餅的人和別的商賈神色不同,不象是個買賣人,就上前詢問:你的餅子是販的還是自己做的?買多少錢,賣多少錢?趙歧隨口應答:買三十,賣也是三十。
孫賓碩發現他果然不是買賣人。進一步上前詢問:我看你不象買賣人,是不是有罪案在身?這話把趙歧嚇了一跳,他懷疑這些人可能是唐氏的爪牙,嚇得麵無人色。
孫賓碩看出了他的窘態,趕緊安慰道:“我是北海人孫賓碩,全家百餘口,你可以告訴我實話。”
趙歧這才把事情的原委全盤托出。孫賓碩是個俠義之人,他把趙歧帶回家中,對母親說:“兒今日出門,得一死友。”
然後殺牛擺酒,為趙歧壓驚,而後二人就成了生死之交。他把趙歧藏在了他家的複壁之中數年之久。
趙歧是三國時期活的最長的一個人,除了第五先生外,他活到了94歲的時候才故去
+++++++++++++++++
曹操在襄邑艱苦建軍的佳話傳開,感動著不少的人。豫州地區許多獨當一麵的英雄豪傑,三五成群,紛紛投靠曹操的義軍
不幾日,有一陽平衛國人,姓樂,名進,字謙,來投曹操。樂進其貌不揚,身高不到六尺五寸,但是機敏過人,很有膽識。衛茲所捐馬匹,未經訓練,如今天天人喊馬嘶,哪受得了?有一匹受驚狂奔,誰也攔不住。馬剛竄過來,樂進就拽住馬鬃,一躍而上。那馬奔騰跳躍,耍著脾氣,被樂進怦怦兩拳揍老實了,乖乖跟著他回來了。大家驚歎不已。
又有一個山陽巨鹿人,李乾攜子李典來投曹操。被留為帳前吏。
曹操此時可謂幹的紅紅火火,不過此時前來投奔的都是一些武將。
這天有一文士前來投靠。此文士看著弱不禁風,一見曹操就自報姓名,此人乃戲誌才。
……
戲誌才道:“主公,我等在此招兵買馬,就算各路諸侯一起興兵,主公覺得我們可有勝算?”
曹操愕然的看著戲誌才,有點不明所以。自己如今短短時間就招募到五千兵馬,如果關東諸侯都興兵,所有的兵馬加起來怎麼著也有幾十萬,焉能不勝?
“還請先生詳細解說。”
“主公,如果諸侯興兵,你覺得內部能心齊嗎?”
曹操恍然大悟,“既然如此,我方必敗,我等該如何?”
“我們參與,隻為向天下人表明我等的忠義之心和勇武之氣。曹公如今所需要的,是名聲。若能憑此戰而揚名天下,就算是慘敗,我等也隻有迎頭而上,不容退縮。”
曹操點頭……
的確,他現在所缺的,的確是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