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蔡琰之合陰陽(2 / 2)

蔡邕聽懂了,張闓還有那些商人也聽懂了,這是曲,也是傳話,給大家的傳話:“時間不早了,該走了,該趕路了!”

蔡邕進來了,張闓在外麵把那些客商擋在了門外。

蔡琰上車了,在顧雍的護送下上車了,她把琴留在了房裏,那是驛館裏最好的房間。那些客商遠遠的看著蔡琰上車了,他們隻看到了蔡琰的背影,“那是一個仙子!”看到過蔡琰背影的人如是說。

蔡邕給張闓留下了兩幅墨寶,一幅是壓在蔡琰的琴下麵,上書:“小女蔡昭姬之琴,蔡伯喈。”另一幅很大,留在了蔡邕住過的那個房間,上書:“蔡伯喈到此一遊,蔡邕。”這個是寶貝,張闓曾經為蛾賊,雖然識字不多,但是對名士十分的敬重。於是他小心的裱好這兩幅墨寶。把房子打掃幹淨,這兩間屋子他不會再讓別人入住,除了陽都的那個大神棍與小神棍。

其它的人,比如徐州的刺史,他想入住,那張闓會想辦法讓陶謙打消這個念頭,不過想進到屋裏看看那是可以的。至於來往的客商想進去,沒門,隻能在透過窗戶看看,就這樣還要給錢,一兩金子才給你看一眼!想多看幾眼也是可以的,那要多收錢!

蔡邕在路上,去往陽都的路上。準確的說是去往陽都縣衙的路上。

在長長的隊伍中,多了一輛車,車上多了一頭豬。一頭大肥豬。

在上車前,張闓死死的拽住顧雍的手說道:“先生,這頭豬你一定要帶上,我們曾經雖然為蛾賊……”顧雍聽到這裏,懸著許久的心放了下來,原來他們是招安的蛾賊。“如今你們要去陽都,那陽都的路況雖然好,可是如同迷宮一樣,這頭豬就算是你們路途中的口糧吧!”

顧雍想拒絕,可是那裏抵得住張闓的熱情。於是那頭豬用繩子綁在車上,車是驛館的車,還配上了一匹駑馬,行駛在隊伍的最後麵。

此行隻有他們,客商們沒有隨行,因為客商需要的貨物會從陽都運到這個驛站,這裏也是一個批發市場。

路況很好,一路貌似很順利,可是隊伍停下來了。

顧雍忍不住向車裏詢問道:“老師,我們好像又轉了回來?”

蔡邕保持鎮定:“元歎,不礙事,我們第一次到此地,不識途乃屬正常,待為師標識一下。”蔡邕走下車,提筆寫下“到此一遊!”名士就是名士,他非常滿意自己給驛館的題詞。那是他第一次那麼寫。以前他給也給人題詞,但是寫得最多的是墓誌銘,那些題詞都是給死去的那些當官的人題詞,那個年代,沒有當官的人是沒有墓誌銘的,所以有不官不樹的說法。‘到此一遊’這幾個字如此的接地氣,以至於後來的西遊記中的孫悟空都盜版此句。到後來廣大的大漢子民也喜歡此句。

車又停下來了,已經是很多次的停了下來,顧雍又向車裏詢問道:“老師,我們好像經過此地?”

蔡邕有點慌了,陽都就在眼前,如果按照這個路況,正常的情況下,一刻鍾內就能到達陽都,可是如今都兩個時辰了,“都停下來,停下來……元歎,快點找人,去問問路。”

顧雍苦笑,路上不是沒有人,人還非常的多,可是大多是往外走的。他們匆匆忙忙,急著趕路,沒有辦法帶路,往裏走的很奇怪在一個路上排隊,並不搭理蔡邕。

在岔路口時不時看到有三三兩兩的人,手舉著一個紙片片,上書兩個大大的字:“帶路!”顧雍以為碰到好心人,上前一問,那些人一看他是外地人,而且第一次到陽都,開口就要他們量體溫?還要他們檢查身體。其中一個人用顧雍似懂非懂的話說:“公子,如今外麵有‘傻事’,要隔離,隻有體溫與體態正常者才可以進去。這都是第五仙人與臥龍子交代的。你看那排隊的都是等著檢查。”

也有一個人上前說:“公子,我看你們體格健碩,生龍活虎,不像是染疾之人,我給你帶路,不過隻收你‘一算’的帶路費。”

蔡邕哪裏肯花這種冤枉錢,於是就來來回回轉悠了好幾圈。

當時有一個人走上前來:“先生,你們是外鄉人吧,你們還是去體檢一下吧,我給你們帶路,這路不好找,這些路都是按照第五仙人與臥龍子的的奇門遁甲裏的休、生、傷、杜、景、驚、死、開八門修建的路……”

蔡邕下車,往四周看了看,取出了司南。這個時候又一個領路人上前,“先生,你別看羅盤了,不準,我們鋪的路在一邊都是用了一些的鐵礦渣,你這個羅盤指向肯定不對,不信你看……”

蔡邕氣結。此刻一行人已是饑腸轆轆。

蔡琰在車裏,輕撫了一下身邊的焦尾琴,很自然的一縷琴音傳出。這琴聲又是那麼的與眾不同,這琴聲又要改變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