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帝非帝、王非王(1 / 3)

按照原來的計劃,張讓來到漢帝劉辯處,劉辨本來都已經準備睡下了,哪知道張讓突然闖進來。

宮中的釁門,大都是張讓的人。看著張讓進來,也沒人站出來阻攔,眼睜睜的看著張讓把劉辨從龍榻上抓了起來。此時的張讓,還有些猶豫,不知道該如何辦。

畢竟,他忠於漢靈帝,讓他威脅漢靈帝的子嗣,似乎有些不忍。

“皇上,不是老奴大逆不道,而是大將軍,還有那些黨人,不給我活路啊!”

這時候,段珪從另一處抓來了劉協。

劉協,跟司馬懿一起學過劍,倒是有一些膽識,顯得很鎮靜。看到劉辨衣衫不整的站在那裏,掙脫了段珪的手,撲到了劉辨的身前:“皇兄,你沒事吧。”

“弟弟,你沒事吧!”

劉辨這會兒才反應過來,摟著劉協緊張的詢問。

這兄弟二人的一舉一動,張讓都看在了眼中。

南宮火起,張讓與段珪不禁慌了神。

沒想到那些人竟然有膽子想殺入禁宮中,不由得拉著張讓道:“讓公,我們怎麼辦?”

張讓也慌,但還保持著鎮靜。他相信畢嵐能抵擋一陣子。

“皇宮不能再呆了……”

張讓歎了口氣,上前一把抓住了漢帝的胳膊。

協王子呼的站出來,厲聲喝道:“大膽的閹奴,怎如此放肆?”

張讓不敢吭聲,跪倒在地上:“皇上,王爺,如今宮門起火,外麵殺聲一片,定是士人謀逆,亂黨造反,此處不可久留,請皇上速做決斷。協王子,請恕老奴得罪了。如今亂黨造反,老奴想要保住性命,唯有依靠您了。段珪,帶著協王子,找到玉璽,我們離開這裏。隻要活著,咱們就還有的是機會。”

段珪上前一把抓住了劉協,然後命人尋找玉璽。

但找來找去,都沒有找到玉璽的蹤跡。看時間有些來不及了,張讓一咬牙,帶著劉辨就離開了長樂宮。他身邊還跟著幾百個甲士,自皇宮的角門溜走,直出洛陽。

一路上,但見處處都混亂不堪。

洛陽城北便是北邙山,是曆代漢帝歸於塵土之地。

一隊人馬簇擁著一輛驢車急速前行著,驢車裏麵的是天子劉辯與陳留王劉協。

劉協與劉辯已經一天沒有吃東西了。

他們依然在逃跑,天子,本應該很威武的在大殿中對群臣發號施令。可是如今他隻是逃到了荒郊野外。

北麵的山坡下,宦官們橫七豎八,僵撲相臥在泥濘之中,一動不動,任由雨打。他們逃了半夜,翻過了北邙山,行到了這裏,此時他們已經筋疲力盡,於是便在山腳下停了下來,暫作休息。

前方就是小平津,那輛被眾宦官們極力保護驢車依然完好無損。這輛驢車,宦官們絲毫不敢懈怠,因為裏麵坐著——劉辯和劉協。

+++++++++++

洛陽街上不時響起急促的馬蹄聲,一隊隊人馬從城市的某個公署掠出,仿佛黑洞裏噴出來的激光,雷奔電馳地衝向大街,路上寥寥可數的數個行人都慌不擇路,摸爬滾打跑回家,關緊了門,再找來重硬物死死地抵住。

尚書盧植府的門前來了一隊人馬,曹操當先跳下馬,匆匆地衝上府門的台階,想也不想地嘭嘭敲了起來。

大門開了,開門的司閽瞧見是曹操,“將軍所為何事?”

曹操急忙問:“盧尚書在府中麼?”

司閽愁眉苦臉地說:“尚書一直未成回來。”

曹操不再多言,轉頭帶著部隊,往別處去了,曹操要找尋著皇帝的下落。

洛陽城的大火滅了。

一場大雨,來得及時。靈帝駕崩後,連續下了八十多天的大雨。剛剛放晴的那些時間卻發生了巨大的變故。

洛陽城中各處的大火,熄滅了,洛陽在大雨的衝刷中,平靜下來。

盧植正在雨中,此刻他全部心思就是尋找皇上,國不可一日無君,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當然“生要見人,死要見屍”盧植是說不出口的。

“盧尚書。”袁紹前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