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四兩抵千金的衣服(3 / 3)

諸葛亮家的素紗絲纖度非常細,後世最細的喬其紗的纖度比它還要粗,為什麼諸葛亮家有那麼細的蠶絲呢?

原因有幾個。

第一是當時的魯桑,當時的桑葉與後世的大大不同,純生態的。就連諸葛亮用的那種所謂的農藥也不是噴灑所謂的有機磷、敵敵畏之類劇毒農藥。

第二是諸葛亮家的蠶,這種蠶保留著很多野生特性,個體較小,蠶絲也十分纖細。

第三是諸葛亮家的情感,諸葛亮一家養蠶的時候注入了他大量的情感,因為諸葛亮很好奇,很騷包,時不時的與蠶寶寶進行交流。還給蠶彈琴說愛,吟著臥龍吟。

由於上麵幾點,諸葛家的蠶吐出的絲想不細都難。

而後世如果要複原素紗襌衣,第一第三點可以做道。但是第二點卻是萬萬不能。

後世的蠶種經過兩千年裏不斷雜交馴化,體型肥大,早已經不可能吐出三國時代那樣纖細的蠶絲了。對於蠶的進化問題,如同化學反應中的不可逆反應,生物學上叫不可逆定理。

當某一個物種向一定的方向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它不可能走回頭路。

後世曾今花費了30年去複製素紗襌衣。總算複製好了,最後一稱重,怎麼稱,怎麼都比諸葛亮這個年代的要重不少。而此複製品已經達到極致了,已經沒有辦法再減量了。

此時諸葛亮的指縫中夾著素紗襌衣。

大姐諸葛蕙則在一邊縫著衣服,用縫紉機做衣裳。當然這個縫紉機很原始很原始,不是腳踏的,而是手搖的。更象後世修鞋修傘攤上的縫紉機。除了針頭幾個是鐵製的,大部分是木頭的。這縫紉機是諸葛亮發明的。

諸葛蕙沒有抬頭:“小二,你是不是又去第五先生那裏了?”

“嗯,大姐,這機器好用嗎?”

“還行,連著走線,比用手引線快多了。”諸葛蕙抬起頭看到諸葛亮賊呼呼的眼神,馬上明白了怎麼回事。

“小二,把手張開!”

諸葛亮張開了左手。

“另外一隻手張開!”

諸葛亮張開了右手。

“站著別動!”

諸葛亮,放下雙手,從一隻手的袖口裏滑下了那素紗襌衣。然後諸葛亮轉身就跑。

諸葛蕙沒有追,隻是小心的撿起了素紗襌衣。搖了搖頭。

諸葛蕙很在意那件素紗襌衣,並不是怕諸葛亮搞壞,這件衣服的柔韌度非常好,不容易扯破的。她擔心的是諸葛亮弄丟,這件衣服折疊起來所占空間很小,諸葛亮的小手可以抓住五件這種衣服。

同時這種素紗襌衣很貴重。如今的大漢,流通的貨幣以銅錢、金子為主,當然金子不是純金。這種貨幣攜帶起來非常不方便。以買一匹上等的良馬來計算,他需要20萬錢,就是帶上金子也需要20斤,如果是銅錢來交易,可以想象有多重,可以肯定的是那些錢比買到的馬要重得多。於是為了攜帶方便帛也成為了一種重要的貨幣。

而素紗襌衣則更是大額交易的貨幣中的首選。

就那一件素紗襌衣可以換5匹良馬,值100萬錢。諸葛亮的小手一抓可是有500萬錢,500萬錢就是500斤重的金子。而那5件素紗襌衣不到半斤,大概七兩重的樣子,一不小心弄丟了一件,那可不得了。

當時的大漢流傳著臥龍子能“四兩撥千斤”什麼叫四兩撥千斤呢,不是臥龍子武功高,而是臥龍子手上隻有四兩重的5件素紗襌衣能勝過1000斤重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