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向北到印度——英國人、法國人和俄國人的路線(2 / 3)

與此同時,荷蘭人也參與到北部航線的探索活動中。由於他們揭竿反抗腓力二世在荷蘭的專製統治,腓力二世當時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共同君主,所以荷蘭人最初打算選擇一條不會和腓力二世的勢力起衝突的航線。在1594年至1597年間的三次航海中,在國家議會的支持下,威廉·巴倫茨取道東北航線,發現了櫻桃島,在斯匹茨卑爾根登陸,卻沒有完成探險的主要目標;所以,荷蘭人希望下一步將葡萄牙控製的航線奪過來,而不是自己尋找新航道。

他們之所以能做到這一點,是借助了曆史上的一次複仇機會。由於阿拉貢的費迪南德精心安排了一係列聯姻計劃,1580年,葡萄牙王室及其所有財產和西班牙都劃歸腓力二世名下,一年後,荷蘭北方各省就宣布效忠西班牙。因此,他們不僅可以自由進攻任何非西班牙統治下的船隻和殖民地,還有那些過去屬於葡萄牙的船隻和殖民地。早在1596年,科尼利厄斯·霍特曼就繞過好望角,訪問了蘇門答臘和萬丹。在50年的時間裏,荷蘭獲得了很多原屬於葡萄牙的東方領地。1614年,他們占領了馬六甲,進而控製了香料群島。到1658年,他們已經完全控製了錫蘭。更早的時候,1619年,他們發現了爪哇的巴達維亞,使其成為荷蘭在東印度領地的中心,現在仍有舊跡可尋。

英國人最初打算效仿荷蘭人在東印度地區的政策。1600年,伊麗莎白女王成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早在1619年,英國人就迫使荷蘭人允許他們拿走香料群島三分之一的貿易利潤。為了實現這個目的,一些英國種植園主在安波那定居。然而在四年時間裏,貿易戰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荷蘭人謀殺了一部分英國商人,把其餘的趕出了香料群島。結果,東印度公司決定把重點轉向印度本土,他們很快控製了馬德拉斯和孟買,把印度洋上的島嶼留給了荷蘭人。我們將會看到,此舉直接影響到後來的地理發現史,正因為荷蘭人占據了東印度群島,他們才會成為真正發現了澳大利亞的人。荷蘭在東印度的政策所導致的一項結果甚至至今仍有影響。1651年,他們在好望角建立了一個殖民地,在拿破侖戰爭時期,拿破侖占領了荷蘭,於是此地落入英國之手。

與此同時,英國並沒有放棄開拓東北航道的可能性,就算到不了香料群島,也或許能找到一條海路,取代到中國去的陸路。當時,這條陸路被熱那亞人把持。1558年,英國紳士安東尼·詹金森被任命為駐沙皇俄國的大使,他奉命從莫斯科前往布哈拉,然而路途並非一帆風順,所以英國隻得暫時滿足於像過去那樣依靠威尼斯的商船運來印度和中國的產品。

但是,英國人終於發現,他們沒有理由不去直接與東方建立聯係。1853年,一些黎凡特商人結隊前往阿勒頗、巴格達、霍爾木茲和果阿,試圖與這些地方建立直接聯係,但因為葡萄牙人從中作梗,他們在後兩個地方沒有獲得成功。不過,他們壓低了從東方運往英國的貨物價格。1857年,最後一艘威尼斯大商船(載重1100噸)在懷特島沉沒。自此之後,英國人開始直接與東方做生意,威尼斯和葡萄牙的貿易壟斷走到了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