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1)(1 / 3)

工業革命之後,社會生產力急速發展,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物質和精神文明。但是與此同時,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由於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物燃料的大量使用,原本幹淨的空氣被它們排放出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汙染了,直接導致了地球溫室效應的發生和酸雨的危害;由於濫砍濫伐,大片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了,直接導致了土壤沙化和生態失衡,大量的動植物從此滅絕了;由於世界人口的迅速膨脹,人類加速了向自然索取的進程,使得這一切問題都被納入了一個惡性循環係統之中。

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壞。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人類的健康。每年都有許多人因環境汙染引發的各種問題而喪命,每年都有許多人因生態破壞而感染各種疾病……日益惡化的生存環境已經向全人類敲響了警鍾。

迅速膨脹的世界人口

大約在公曆紀元開始時,世界人口約有2億~4億。到1650年時,才達到5億左右。1600餘年間才增加了不到1倍。此後,增長速度加快。180年後即1830年,達到10億。100年後即1930年,達到20億。又過了45年即1975年,達到40億。也就是說,人口每翻一番的所需年數,由1600年,180年、100年、45年逐次減少。而從1975年至1987年,人口又由40億增至50億。有人估測,按大約40餘年翻一番算,到公元2021年世界可達88億,2062年時達176億,2103年時達352億……。再過700年後,人口將超過千萬億。那時,人均占地僅0.3平方米,人類連種糧吃的耕地都沒有了,還如何維持生命!

最新的實際情況是,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地球上每2秒鍾就增加5個人,每24小時增加22萬人,每10天增加220萬人。這樣的增長速度,不能不引起人們的憂慮。

如果說世界人口增長得很快,那麼中國的人口增長得更快!公元2年時我國漢朝有人口5959萬。公元1300年元朝時是5844萬。公元1578年明朝時達到6200萬。這1000多年間的人口數均不過6000萬左右。由於戰爭和饑荒,中間有幾次人口數的大跌落,至明末清初,一度跌至大約2000萬。

中國人口增長圖

從清代開始,人口迅速增長。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人口達2.97億,比康熙初年猛增10倍多。乾隆皇帝看到人口上報表,不禁憂慮歎息:“食之者眾,朕甚憂之。”至1840年鴉片戰爭時,人口達4.1億。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人口已達5.4億多。至1989年4月,超過了11億。就是說,不到40年,就翻了一番多,這比大約同期世界人口45年翻一番的速度還快。據最新人口統計數據,目前我國人口已超過13億。

人口增長速度如此之快,地球能容納多少人呢?生態學家從生態學的角度進行了分析。他們計算出,地球植物的總產量,按能量計每年為660×1015千卡(1卡=4.184焦耳)。人類如維持正常的生存,每人每日需消耗能量2400千卡,1年就是8×105千卡。如要維持40億人口的生存,每年共需能量42×1014千卡,約相當於植物總產量的0.5%。這樣,豈不是說全部植物產量可養活40億×100/0.5=8000億人嗎?但實際上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第一,植物總產量並不是全用來養活人的,各種動物都要直接或間接地以植物為食;第二,許多植物和動物人類都不能食用。據估算,人類大約隻能享用植物總量的1%,即是說,地球隻能養活80億人。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可以擴大利用植物總量的比例,這是可能的。但畢竟會有一定的限度,盲目樂觀的設想往往會給人類帶來巨大的不幸。

地球上的人口增長如此迅速,不少人擔心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發生人口爆炸。這種擔憂有必要嗎?生物學家們發現,各種動物和人類在不受任何限製時都是按前麵所說的指數(又稱“幾何級數”)增長的。而當增長到了某個固定值時,就不再按指數增長了,並且常常會發生“崩潰”現象,即突然大幅度下跌。如美國阿拉斯加沿岸有個小島,1944年運入29隻馴鹿。由於島上食物豐盛,又無天敵,所以到1963年就猛增到6000隻。然而由於過度放牧的結果,使草原在幾年內突然荒蕪枯竭,水草和馴鹿大批死亡,1966年竟僅存42隻馴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