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方的景象
我國的北方地區,冬季漫長,氣候寒冷。一到冬天,北風呼嘯,大雪紛飛,河流湖泊都凍了冰,船舶停止航行,車馬行人徑直在冰麵上馳進。田野裏覆蓋著厚厚的白雪,住房的玻璃窗結上了一層一層的冰花,可真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一片銀白的世界。
為了抵禦寒風的吹襲,一些朝西、北方開的門,冬季都要增修一個臨時的“門鬥”,把進出口改向朝東或朝南。這樣,寒冷的西北風就不會直接吹進門道或屋裏去了。城市裏有些樓房的窗子安上雙層玻璃;農村的房子,蓋的都比較矮,牆壁卻挺厚,這樣做的目的,都是為了增加保暖的效果。
在電台的廣播裏,我們常能聽到大風降溫的天氣預報。預報的內容一般是:位於蒙古或西伯利亞的強冷空氣向東向南移動,預計什麼時候可影響什麼地方,風力有多大,氣溫要下降多少。這種寒冷的氣流一到,朔風怒吼,天氣奇寒。寒氣穿透厚厚的棉衣,使人冷徹肌骨。
寒冷氣流怎麼這麼冷
寒冷氣流的發源地是北冰洋、北極圈附近地區,亞洲大陸北邊的西伯利亞和蒙古地區。冬天,這裏的白天很短,太陽很低,北極圈以內有時整天見不到太陽,地麵從太陽輻射得到的熱量很少。在漫長的黑夜裏,地麵失去大量的熱,地表溫度越來越低。這裏的空氣也就不斷地變冷,密度越來越大,氣壓也就越來越高。這樣,在這些地區就形成了氣壓非常高的冷空氣團。
我國位於這些地區的東南部,相對來說氣溫要高一些,氣壓也低一些。同時,在這一帶地區的高空,氣流還不斷地從西向東流動。當高壓的冷空氣積聚到一定程度的時候,在高空西北氣流的引導下,氣壓極高的冷氣團就像決了堤的洪水一樣,向東南方氣壓低的地區衝去,寒流就襲來了。
這股西北風的來勢十分凶猛,風力大,氣溫低;我國受它影響的地方,寒風呼嘯,氣溫驟降,這就是寒潮。寒潮不僅能影響我國北部,有時還可長驅直入侵入長江流域,甚至越過南嶺進入華南地區。
寒冷的空氣從這些地方向東南方移動以後,周圍的空氣就會向這裏補充。冷空氣越聚越多,氣壓越來越高,又會產生一次新的寒潮,就這樣,高天滾滾寒流急,一次又一次的寒潮會接連向我國襲來。
冬季,向我國襲來的寒潮是十分頻繁的,往往氣溫剛回升一點兒,下一次寒潮又來了。滾滾而來的寒潮一場比一場強烈,氣溫也就一次一次地跌落。
我國北方地區與世界上緯度相同的地區比較起來,冬天是最冷的。比如我國東北的黑龍江省,1月份天寒地凍,滴水成冰。同一個時間,與黑龍江省緯度相同的英國倫敦地區,卻芳草碧綠,流水淙淙。這是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我國處在東亞季風區,冬季風形成的寒潮加重了北國的酷寒。當然英國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響,氣溫比同緯度其他地區高一些,也是這兩個地區溫度相差這麼懸殊的原因之一。
天寒不是因為離太陽遠
人們進屋後總要烤烤火爐或暖氣。而且,大家都懂得,離火爐或暖氣越近,溫度越高;離火爐或暖氣越遠,溫度越低。
太陽也是個大火爐,地球有時離太陽近些,有時遠些,是否也是離太陽近時溫度高,遠時溫度低呢?
地球圍繞太陽轉動的軌道是橢圓形的,日地之間的距離不斷變化,每年1月3日是日地距離最近的一天,7月4日是日地距離最遠的一天。按“理”說,應該1月份熱,7月份冷,可是,實際情況卻恰恰相反。其實,地球離太陽實在是太遠了,兩者平均距離是1.5億千米,而日地之間最遠和最近的時候隻相差500萬千米。這個距離,對地球獲得太陽熱量的影響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