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晚之後,鳳兮和沈碧棠的關係似乎有了一種微妙的變化。說不上好,但總之不壞。
然而讓鳳兮憂心的是,自那晚之後,第二天她卻並沒有再見到皇甫華。
黑家的人來傳信,或者說是沈家的吧。沈家的人來告訴鳳兮他們,皇甫華暫時不能和他們見麵。沈家的人帶來了皇甫華的親筆信,信上的字跡鳳兮和薑寧都辨認過了,確實是皇甫華的。信上的內容是讓他們稍安勿躁。
原本有了這封信,鳳兮是安心了的。她相信皇甫華。他既然去找上了沈家,那就沒有吃虧的道理。
但第三天時,薑寧卻一臉愁色地來找到了鳳兮。
“怎麼了?”鳳兮當時正在吃飯,船上的夥食開得還不錯。她放下筷子看向薑寧。薑寧的臉色一看便知是有事。
薑寧也不拐彎抹角,直接把一張紙條交給了鳳兮。
鳳兮滿腹狐疑地打開那張紙條,定睛一看,先不說這紙條上寫了些什麼,光是那字跡就讓鳳兮一頓。
“這是虞先生的字?”
薑寧點了點頭,說道:“君上醒來後就讓我分批聯係一些人,所以現在也有一些消息往來。之前我知道虞先生已經離開了襄國,卻不想他現在去了厭次。”
鳳兮仔細將那紙條讀了一遍,一是告知去向,二是言說時事。有什麼的意思,是暫時不用去襄國。
鳳兮不知虞時明是否知道皇甫華在襄國的那些部署,當下也不好判斷虞時明的話利弊何在。若是皇甫華在,自可以問他,是否要去襄國。可現在卻見不著他的人。
“鳳三小姐,虞先生說我們不必去襄國。但這船就是去往襄國的。我們要怎麼辦?”
鳳兮定神想了想,說道:“要到襄國也非一日之功,你去問問他們,什麼時候可以讓皇甫華回來。”
薑寧道:“我問過了,他們說不知道。”
“不知道?”
“似乎君上在和他們商量什麼事情……一時沒定下來。”
鳳兮皺著眉又將那紙條看了一遍,皇甫華想要說服沈家,必然需要一番功夫。這時候打斷他並不合適。
“現在隻能等。虞先生既然去了厭次,想必會取得我哥哥的支持,倒是不用我再費口舌了。至於襄國……去不去,問題不大。就算我們去了襄國,隻要不采取行動,卓蘭予也就不會動我們。”
薑寧道:“是,我隻是擔心君上。這都兩天了。”
鳳兮看著薑寧,沉穩地說道:“稍安勿躁。我們要相信他。”
薑寧想了想,也隻得歎了口氣。然後問道:“那我要如何回複虞先生?”
鳳兮用手敲著桌麵,細想了一回,說道:“我記得虞先生是黎國人。”
薑寧聞言,不由得有些詫異。他一直以為虞時明是南國人。
鳳兮見薑寧的樣子,便笑著解釋道:“虞先生周遊列國,後來選擇在永陵學宮落腳。他是黎國人,但卻是在南國出的名。恐怕很多人都會以為他的南國人吧。”
薑寧道:“是啊。”
鳳兮道:“若是天下一家,又何必分什麼南國人,黎國人呢……虞先生便是有這樣的胸襟和誌向,所以,根本沒有解釋什麼吧……不過現在,或許讓他回黎國,會好一些。”
薑寧看著鳳兮皺起的眉頭,沒有打斷她的話,隻是耐心地聽著。如今他是完全聽候她的指揮的——皇甫華已經對他下過命令了。
“這樣,你讓他在說服我哥哥後,就去黎國。他會明白的。不,還是我親自來寫,哥哥是認得我的字跡的。”
鳳兮說著便起身走到一旁的書案後提筆寫了一張紙條,她折好後把紙條交給薑寧。
“把這個送出去吧。不必太過擔心,我想,最多三天,就應該會有結果了。”
果如鳳兮所料,三天後皇甫華便回來了。
“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要聽哪一個?”皇甫華走入房間,倒了杯茶。他看上去精神極好,但你若仔細看便會發覺他眼下有些發青。那是沒有休息好的緣故。
薑寧等人在確認皇甫華安全後便都退了出去,隻留下鳳兮。
鳳兮伸手擋住皇甫華倒茶,說道:“不要再喝茶了,一會兒你好好休息一下。”
皇甫華笑了笑,順勢放下了茶,說道:“好,聽你的。”
見皇甫華如此,鳳兮也笑了笑。然後想起方才他說道話,便道:“先聽好消息。”
“我以為你會先聽壞消息。”
鳳兮道:“聽了壞消息再聽好消息,那好消息便隻能當做安慰,不能當做驚喜了。不如先讓我聽了好消息高興一下。”
皇甫華道:“好吧,那就先告訴你好消息。沈家已經答應與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