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哼!那本官倒要看看白大人,如何證明。”邱文忠聽著這話,冷哼一聲甩了一句後,也不再插嘴。
<\/p>
\t白卓沒有繼續理會他,而是繼續說道:“邱大人的籍貫,當年的卷宗記錄的清清楚楚,而且在邱大人的籍貫,邱大人的威名那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畢竟好不容易出現這樣的一個朝廷命官,他們自然敬仰萬分了。現如今,邱大人卻拒不承認這件事情,也不知道你的那些鄉親們知道了會不會寒心啊!”
<\/p>
\t此話出口,白卓不給邱文忠反駁的機會又道:“當年邱大人孤苦無依,自幼沒有了父母,之所以能夠活到今日,也是仰仗了當地的父老鄉親。而他趕考之時,莫要說趕考需要的路費盤纏了,就是一口吃食都已經沒有了。可是邱大人卻能夠來到這省城,還在江南考場之中參加了科舉,實屬難得啊。可多方一打聽,當年曾經與他一同的舉子說明,邱文忠是受到了唐儒禮的資助。可偏偏邱大人要說不認識這個唐儒禮,實在是令本官疑惑,莫非邱大人是隱瞞什麼嗎?”
<\/p>
\t帶著這樣的一個疑惑,白卓的目光看向了邱文忠。而這一次邱文忠並沒有理會白卓,好像已經懶得理會了,隻等著白卓將證據拿出來。
<\/p>
\t白卓見他不說什麼,也沒有多問,繼續說道:“當時我們判斷,這唐儒禮沒有參加科舉,會不會是他殺了和他同住的那個舉子,隨後冒用那名舉子的身份參加了科舉呢?可卻並非如此,唐儒禮自此沒有了消息,一失蹤便是八年。倘若他還活在人世,那必定會與唐家取得聯係的。可這個聯係一直都沒有,而曾經有人見過邱文忠大人,確定邱文忠大人的身份。如此一來,我們便懷疑,這報案的人是不是冒用了死者的身份。這報案的唐儒禮根本就不是什麼報案人,而是殺人凶手。而真正的唐儒禮,已經死在了他的手中。”
<\/p>
\t“有了這樣的判斷之後,我們在此開始了調查,如此一來事情果然明朗了許多。”白卓接著剛才的話繼續說道:“死者乃是唐儒禮,所以他沒有辦法去參加科舉。而後凶手用自己的名字參加了科舉,從而消失無蹤。我等調查了當年和唐儒禮走的最近的人,卻發現唐儒禮家鄉並無多少舉子,而這些舉子一致說明,唐儒禮與邱文忠兩人乃是莫逆之交。由此我們便開始調查邱文忠,卻沒想到邱文忠已經攀上了祝大人,僅僅八年的時間,就坐在了如今的位置上!”
<\/p>
\t白卓好像講故事一樣,將當年的案子,從一開始他們對案情的推斷,一直講述到了案情的轉變,也改變了他們調查的方向。也不知道是否因為剛剛宋無涯的一番話,此刻在場的百官無不認真的聽著。
<\/p>
\t“試想,邱文忠大人煢煢孑立,這世上隻有這樣一個莫逆之交。可他卻其不聞不問,甚至這八年來根本就不曾回過家鄉,可見邱文忠大人心中是多麼的冷漠。或許,這也解釋了這件事情的原因。唐家人一直不覺得唐儒禮已經死在了外邊,還是遇到了什麼事情,沒辦法回來。他們打聽到了邱大人,想要從邱大人這裏得到一些消息,卻一直都沒能夠如願。那邱大人真的是一個忘恩負義之人呢?還是他心裏很清楚,唐儒禮已經死了,再回去也找不到了呢?”
<\/p>
\t“你莫要血口噴人!本官已經說過,什麼唐儒禮的本官壓根不認識。”邱文忠聽到白卓現在所說,終於還是按捺不住了,憤怒的指著白卓大罵。
<\/p>
\t眼見邱文忠如此憤怒的罵著自己,白卓不僅沒有氣惱,反而顯得非常的高興。
<\/p>
\t“邱大人,你說不認識就不認識嗎?這世界上有多少人知道你們兩人的關係,難道你自己不清楚嗎?還是你在本官前來參奏你的時候,將你假象的父老鄉親全都殺人滅口了呢?倘若想要驗證這件事情,大可以找來一些人與你當堂對峙。”
<\/p>
\t白卓的話令邱文忠怔住了,他突然間醒悟過來,不承認這個關係顯然已經無可奈何了。
<\/p>
\t“哼!白大人,你的話倒是讓本官想起來了。”邱文忠突然輕哼了一聲,臉上神情一轉:“畢竟時隔八年,本官常年忙於公務,有些事情早已經忘記了。如今白大人如此一再的說明本官與這個唐儒禮是好友,反倒讓本官想起了當年的事情來。沒錯,本官當年卻是煢煢孑立,正是有一名好友資助了本官,但是此人叫什麼名字本官已經忘記了。但是有一點可不同白大人方才所說,本官與此人雖然說是好友,卻並非是什麼莫逆之交。其心所想,資助本官竟然是希望本官將來有所成就之後,能夠幫助其家族侵吞民財。本官聽後,並未答應而是將自己的俸祿數倍還給了此人,從此就斷絕了關係。因為本官在祖籍並無親人,如此多年以來一直沒有回去,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