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80年代,ISO與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下屬的國際電話電報谘詢委員會開發出一係列的協議標準,形成了一個龐大的OSI基本標準集。在局域網技術方麵,美國電氣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和ISO先後製定出IEEE 802.3及ISO 8802.3標準,這也就是應用廣泛的以太網標準。
OSI參考模型在推動網絡體係結構理論的發展中所起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事實上,現在世界上運行的網絡都是根據既成事實的標準建立的。就連使眾多網絡實現互聯的協議TCP/IP,也是既成事實的協議,它是在原ARPANET基礎上經改造逐步發展起來的。而完全符合OSI標準的網絡最終一個也沒有建立起來。
(4)第四代計算機網絡
第四代計算機網絡是以高速網絡和Internet應用為特征的階段,又稱信息高速公路階段。20世紀90年代後,計算機網絡發展到第四階段,它開始向互聯、高速、智能化和全球化方向邁進。
為了滿足互聯網業務和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網絡服務供應商希望用更經濟、更有效的新型網絡結構支持他們的商業模型。在本階段計算機網絡繼承以太網技術,將介質訪問控製子層的數據傳輸速率快速提高到千兆甚至10Gb/s(該速率下的以太網為每秒10G)。
近幾年,世界各大電信運營商紛紛為建設寬帶網絡投入了巨資。其中的骨幹網又稱為核心交換網,通常采用傳輸速率達到2Gb/s的高速交換設備。計算機網絡到現階段,出現了光纖及高速網絡技術、多媒體、智能網絡,整個網絡就像一個對用戶透明的大的計算機係統,發展為以Internet為代表的互聯網。
信息高速公路
所謂“信息高速公路”,就是一個高速度、大容量、多媒體的信息傳輸網絡。因為它的信息傳輸十分迅速,我們給它一個形象的比喻——信息高速公路。說起信息高速公路的信息傳輸速度之快,可要比目前網絡的傳輸速度高1萬倍。其容量之大也超出我們的想象,比如一條信道就能傳輸大約500個電視頻道或者50萬路電話。信息來源、內容和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通過信息高速公路,網絡用戶可以在任何時間、地點以多媒體方式相互傳遞信息。在這裏你可以傳遞聲音、數據、圖像或影像,等等,不會受到時空的限製。信息高速公路其實就是一個能給用戶隨時提供大量信息,由通信網絡、計算機、數據庫以及日用電子產品組成的完善的網絡體係。
目前,我們已經建立了利用數字化大容量的光纖通訊網絡。在政府機構、各研究機構、各大學、企業乃至普通家庭之間的計算機聯網已經建成。在信息高速公路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工作和相互溝通方式也在發生著改變。現在,足不出戶享受影視娛樂、遙控醫療,實施遠程教育,舉行視頻會議,實現網上購物等已經成為現實。相信計算機網絡帶給我們的便利不僅僅於此,我們一起期待更美好的明天吧!
2.計算機網絡的應用
如果在十幾年前,提起網絡你能侃侃而談,那麼你就是“大蝦”了。現在,如果提起網絡你還一無所知的話,可能你就太“菜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