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問題在網絡上已經基本實現,通過網絡,我們可以瀏覽到地球另一端發出的信息,也可以和生活在我們“腳底下”的外國人進行無阻礙的溝通。電信業也已經有越洋國際長途。通過各國的國際區號,我們可以隨時撥打越洋電話。
什麼是可視電話?
最近生活中忽然流行了可視電話。那麼究竟什麼是可視電話呢?簡單地說就是我們在接聽電話的時候,通話雙方不僅能夠聽到彼此的聲音而且能夠看到彼此形象的現代化通訊儀器。可視電話一般由三部分組成:電機、電視攝像機和屏幕顯示器。電話接通後,電視攝像機便開始工作。攝取通話人的形象傳給對方,屏幕顯示器便出現了對方的圖像。
實際上。我們現在所使用的可視電話多指慢掃描可視電話,一般每隔半分鍾傳送一幅畫麵。電視信號的頻率也隻是電視廣播的千分之一。慢掃描可視電話可以用音頻載波。傳送圖像恰好適用於普通電話的頻率範圍。所以,使用三條普通電話線就可以實現遠距離傳輸可視電話了。
4.個性鮮明——信息的特征
關於信息我們說了那麼多,那麼信息有哪些特征呢?歸結起來,信息的特征有以下幾條。
(1)可識別性
信息的可識別性是說它是可以被識別的。識別又可分為直接識別和間接識別,所謂的直接識別是指通過感官的識別;而間接識別則是指通過各種測試手段的識別。信息的識別之所以有不同的方法,主要是因為有些可以通過人類的感官直接感覺到,而有些必須借助其他工具和手段才能接收到。不同的信息源有不同的識別方法。
(2)可存儲性
信息的可存儲性,是指信息可以被我們用各種方法儲存起來。比如我們可以用文字記錄一些信息,也可以用圖像保存一些信息,更可以通過聲音把一些信息保留下來。
(3)可擴充性
所謂的信息可擴充性是指信息隨著時間的變化,將不斷擴充。比如我們各個學科的知識。
(4)可壓縮性
信息不僅可以擴充,而且經過人為的加工、整理、概括、歸納就可以使之精練,從而被壓縮。
(5)可傳遞性
信息可以借助一定的載體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裏傳播。信息的可傳遞性是信息的本質特征。信息就是用來交流的,如果信息無法傳遞,那麼信息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
(6)可轉換性
信息的可轉換性是指信息可以由一種形態轉換成另一種形態。如:聲音可以轉換成文字,文字也可以轉換成圖像。
(7)特定範圍有效性
信息在特定的範圍內是有效的,否則是無效的。比如今天關於北京的天氣預報,隻有在北京而且是今天的24小時內有效。在其他地區如廣東是無效的,到明天也是無效的信息。
為何機器人能聽懂人講話?
20世紀50年代。美國發明家德沃爾和英格伯格共同合作,設計出了第一台工業機器人,並合辦了世界上第一家機器人製造工廠。後來經過科學家的不斷努力,有些機器人能聽懂人講的話。
機器人之所以能聽懂人講話,是因為人們為它安裝了像人那樣的“聽覺器官”。雖然機器人的“聽覺”沒有人的耳朵那樣精密和複雜,但是兩者的聽覺在上是原理基本相同的。機器人的“耳朵”是聽覺傳感器,它能對聲音產生反應,並把信號傳到“聽覺區”。為了實現人與機器人的對話,首先,應規定必須用標準語言與機器人進行交談;其次。必須限定對話中所使用的詞彙量。這是機器人聽懂人講話的先決條件。但是這些還不夠,機器人還必須有一個“大腦”——電腦,以便理解和判斷所聽到聲音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