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炆心中一驚回頭看時見辛玉臉若寒霜道:“皇上,不妨再看看!”
李太妃小聲笑道:“這林惠平美是美,隻是眼角眉梢透著一股精明心計。”
王太妃小聲道:“宮裏人多是非多,不精明點隻怕……”
允炆回首不解看著她。辛玉神色平靜緩緩道:“皇上仁孝,既然皇上拿不定主意,哀家就替皇上宣布一後二妃的冊立人選。來人!”
宮婢答應著:“奴婢在。”
辛玉掃視了一眼吩咐道:“把如意交給睦修郡主。”
宮婢畢恭畢敬將如意交給她,睦修雙手接過來跪下高呼:“謝過太後,皇上恩典。”
辛玉想了想道:“上官盈封為淑妃。蘇錦瑟為賢妃。”宮婢將大紅攢金絲繡袋交給她們。上官盈、蘇錦瑟大聲道:“謝太後、皇上恩典。”含笑點了點頭斜了一眼林惠平,目光裏有憐愛、惋惜又有些許厭惡,見她臉色略帶蒼白,但仍然麵色平靜盈盈一站,心中不禁感歎:“氣質端莊,隻是太露鋒芒。”
林惠平早已看見太後的一瞥,隻是不解其意,隻得裝作熟視無睹,穩穩當當行禮的送太後、皇上離開。
披香宮裏,允炆問道:“太後為何不許兒臣選林惠平?”
辛玉淡淡一笑反問道:“難道哀家替皇兒選的皇後、淑妃、賢妃你不滿意?”
允炆急忙辯解道:“兒臣覺得林惠平詩書盡通,容貌出眾。正是心中合適人選。請太後應允讓她留在兒臣身邊。”
辛玉撫掌含笑道:“女孩子隻要溫婉賢良,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允炆不悅道:“太後不也是飽讀詩書嗎?為何現在又說別人讀書不好呢?”
辛玉壓住心中的怒氣道:“皇上……你是大漢的天子任何事情不要率性而為。你如今人大心大,哀家的話也當耳旁風了嗎?”
披香宮裏一片沉寂。允炆低首默然不語,手中的蜜蠟玉串急速轉動著。
見此情景,含翠小心翼翼道:“太後,不如將林惠平留在宮中陪伴皇上讀書侍候筆墨。”
辛玉道:“皇上隻見了她一麵便被迷得連禮數都忘了,如果留她在宮裏,隻怕祖宗的基業大漢的江山都葬送在她的手裏。”
允炆緩緩站起來冷靜道:“太後言重了。大漢的江山命脈為何要和一個女子係在一起?”
辛玉道:“商朝有妲己亡國,周朝有褒姒烽火戲諸侯。這些國家無一例外毀在一個女子身上。哀家冷眼瞧著竇綰公於心計,不似一般女子單純善良,所以……”
允炆冷冷打斷道:“難道太後隻憑區區一麵便能斷定她的心智思想?”
辛玉目光淩厲的望著他正色道:“來人傳哀家懿旨林惠平即刻送往楓露寺為尼,終生許身佛門不得還俗。”
含翠遲疑了一下喏喏道:“太後……”
“還不快去”辛玉厲聲喝道。
含翠轉身匆匆走了出去。
允炆痛苦地閉上眼睛,半晌,凝視著她突然轉身大跨步,用力推門出了披香宮。
辛玉臉色灰白,如泥塑一般呆坐著,神情慘淡喃喃道:“這就是我費心勞力養大的孩子,如今竟為了一個女子置親情於不顧。哈哈。”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林惠平尊了太後懿旨出家為尼,每日暮鼓晨鍾,獨臥青燈古佛旁。
允炆每日忙於朝政仍舊每日依禮來給太後問安,隻是言語笑聲裏帶著絲絲冷意。
轉眼,皇上大婚的日子到了,渾厚的鍾聲響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