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愛恨情仇,一世浮沉得失,都隨這碗孟婆湯遺忘得幹幹淨淨。今生牽掛之人,痛恨之人,來生都形同陌路,相見不識。陽間的每個人在這裏都有自己的一隻碗,碗裏的孟婆湯,其實就是活著的人一生所流的淚,因為每個人活著的時候,都會落淚:或喜,或悲,或痛,或恨,或愁,或愛......孟婆將他們一滴一滴的淚收集起來,煎熬成湯,在他們離開人間,走上奈何橋頭的時候,讓他們喝下去,忘卻活著時的愛恨情愁,幹幹淨淨,重新進入六道,或為仙,或為人,或為畜。
不是每個人都會心甘情願地喝下孟婆湯。因為這一生,總會有愛過的人不想忘卻。孟婆會告訴他:你為她一生所流的淚都熬成了這碗湯,喝下它,就是喝下了你對她的愛。來的人眼中最後的一抹記憶便是他今生摯愛的人,喝下湯,眼裏的人影慢慢淡去,眸子如初生嬰兒般清徹。
喝過孟婆湯,能忘掉塵世間的苦與愁,哀與樂,隻要喝了她的湯藥,前世今生的宿怨便會忘得幹幹淨淨,來世重新為人,牽掛之人,痛恨之人,來生都將形同陌路,這種讓人相見不識這湯就叫做孟婆湯。
奈何橋。
關於此橋,存在兩種流行的說法,一種叫做奈河橋,另一種叫做奈何橋。“過奈河橋頭,一去不回頭”。橋分三層,上層紅,中層玄黃,最下層乃黑色,愈下層愈窄愈加凶險無比,生時行善事的走上層,善惡兼半的人走中層,行惡的人就走下層。
河裏麵盡是不得投胎的孤魂野鬼,那些溺水而死的鬼魂,總是在橋梁上下或左右橋頭,為自己尋找替身者,以便使自己能夠托生而轉世。走下層的人就會被鬼魂攔住,拖入汙濁的波濤之中,為銅蛇鐵狗咬噬,受盡折磨不得解脫。
過完奈何橋便可通往六個去處,即是進入六道輪回:天人道、修羅道、人道、畜生道(也叫旁生道)、惡鬼道,地獄道。其中,天人、阿修羅、人道屬於上三道,而畜生、惡鬼、地獄則屬於下三道。至於去哪個道,是根據亡靈生前所做善惡的業績來分門別類。善業多的往往會被分配到上三道,惡業多的往往被分配到下三道。
這裏要注意的是人死後去陰間的過程並不通用於所有人,因佛教中修行之人如果功德圓滿的,命終後會跳過陰間這一過程,直接蒙佛接引去西方極樂世界;而作惡多端的大惡之人可能也會跳過陰間這一過程,因業力牽引往往會直接被打入地獄。
走一回奈何橋,喝一碗孟婆湯,塵世的情仇在這畫上句號。
給你一碗孟婆湯,你選擇遺忘什麼?是留在忘川河裏承受千年的痛,還是暢欽那碗孟婆給的湯。
如果真的有一種水
可以讓你讓我喝了不會醉
那麼也許有一種淚
可以讓你讓我流了不傷悲
總是把愛看的太完美
那種豪賭一場的感覺
今生輸了前世的諾言
才發現水已悄悄泛成了淚
雖然看不到聽不到
可是逃不掉忘不了
就連枕邊的你的發梢
都變成了煎熬
雖然你知道我知道
可是淚在漂心在掏
過了這一秒這一個笑
喝下這碗解藥
忘了所有的好
所有的寂寥。
佛說緣起性空,世間萬物因緣而合而生,本性皆空,心不空則不有。既然夢皆是空,不念而得,這冥冥之中是要人斷了情麼?
相逢、相識、相戀、相守、相離、相思、相忘,從緣起到緣滅,更像肉胎墮滅,六道輪回。是誰在輕言亙古?試問凡夫俗子,爾又何德何能?
流年夙願墨飛韻,清心淡念參禪意。若今生紅塵愛難相守,吾願摒心絕念,菩提樹下靜心參意。以筆墨潤心,以清茶洗意,居山成綠,遯跡黃冠。孤寂如何?斟一杯醨酒就邀孤單的月亮。
菩提花,菩提果,菩提樹下參因果。今生情,三世緣,忘川苦水影紅顏。許一份秋思到永久,一生一世不相見。
三生石,奈何橋,黃泉路上追平生,孟婆湯裏斷紅塵。
攬一縷清風,聽歲月低低吟唱,唱盡千古心事,聽懂人生輪回;攜一束夕陽,感受繁華落幕,落盡人間是非恩怨,看出落花真意;斟一杯醨酒,讀一闕詩詞,念出芳華曲韻,聽塵埃落定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