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茜
亨氏馬尾藻,多年生海藻,高50~100厘米,固著器圓盤狀。主幹為1~2厘米,自上生出數條主枝。主枝絲狀,扁壓,其上生出同形的側枝。體下部的葉單條或分枝,長在10厘米上下,中肋隆起,十分明顯,達於葉尖,毛窠散布於中肋兩側,上部葉為狹披針形,長5~8厘米;中肋明顯,及於頂端,毛窠各一列,散布於中肋兩側,有銳而淺的鋸齒。氣囊圓球形或略延長,頂圓,囊柄較長。生殖托圓柱狀,單條或稍有分枝,表麵呈瘤狀,頂端略細,總狀或複總狀排列,一般雄托長5~20毫米,徑1毫米,雌托長2~10毫米,徑1~15毫米。
鼠尾藻的藻體為暗褐色,高10~50厘米,最高可達120厘米。固著器為扁平的圓盤狀,邊緣有裂縫,上生有一條主幹。主幹短,圓柱形,有鱗狀的葉痕。主幹頂端長出數條初生枝。幼期鱗片狀小葉密密地排列在主幹上,很像一個小鬆球。初生枝的幼期也覆蓋以密螺旋狀重疊的鱗片葉,次生枝短,枝上有縱溝紋。葉絲狀,披針形,邊緣全緣或有粗鋸齒。氣囊小,窄紡錘形或倒卵圓形,有囊柄。生殖托為長橢圓或圓柱狀,先端鈍,生於葉腋間。
海茜銅藻的藻體為黃褐色,高05~2米,最高可達8米,體質較為纖弱。固著器裂瓣狀,上生圓柱形的主幹。主幹一般為單生,徑15~3毫米,幼期生刺狀突起,漸長則除基部和枝的下部保留刺外,中上部均變為平滑。幼體的葉連接主幹處向下生有縱走的淺溝,這種淺溝在枝上也常出現,藻體長大後,主幹上仍保留有基部葉的痕跡,但側枝與主幹的區分不如幼時易於辨別。體下部的葉有不甚明顯的反曲現象,葉基部的邊緣常向中肋處深裂,向上主葉尖則逐漸淺裂並變狹窄,葉尖微鈍;葉片長15~7厘米,寬03~12厘米,有中肋,主葉尖處則漸消失。柄部細長,多在1~2厘米間。氣囊圓柱狀,長05~15厘米,寬02~03厘米,兩端尖細。頂端冠一小裂葉。生殖托圓柱狀,兩端較細,頂生或生在葉腋;一般雄托長4~8厘米,徑長15~2毫米;雌托長15~3厘米,徑為20~30毫米,均具短柄,卵在排出之際,托徑變粗,常自下向上作二三次分段成熟。
銅藻的生態環境有:
1生於大幹潮線以下的岩礁上或低潮帶的石沼中。
2生長在低潮帶至大幹潮線下較深處的岩礁上。為我國特有的亞熱帶海藻種類。
3生於中潮帶和低潮帶的岩石上,或在高、中潮帶的水窪或石沼中。
4生長於低潮帶深沼中或大幹潮線下深至4米處的岩石上。
銅藻的資源分布為:
1分布於廣東沿海水域。日本沿海亦有分布。
2分布於福建(東山)、廣東(惠陽、徐聞)等地。
3分布於我國北起遼東半島,南至雷州半島之間的沿海區域。
4分布於遼寧(大連)、浙江(中街山列島)、福建(平潭、東山島)、廣東(惠來、饒平、海豐)等地。
海菖蒲
海菖蒲屬水鼈科,隻有海菖蒲Eacoroides(Lf)Steud1種,廣布於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一帶海岸,我國東部沿海亦有分布。海生、沉水草本;根莖有殘餘的老葉;葉狹線形,互生;花單性異株;雄花多數,微小,包藏於一個近無柄、由2苞片組成、壓扁的佛焰苞內,最後逸出而浮於水麵;花被片闊橢圓形,2輪;雄蕊3,花藥無柄;退化子房缺;雌花遙大,單生,無柄,生於一長佛焰苞內,花莖旋卷;外輪花被片長橢圓形,覆瓦狀排列,內輪花被片較長,線形,近鑷合狀排列;退化雄蕊缺;子房卵狀,有6條棱,具長喙,6室;花柱6,2裂,胚珠在每一胎座上少數;果卵狀,有喙,不開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