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在陸地上是資源比較缺乏的元素,可它又是未來的能源和製造電池的原料,在工業上的其他用途也很廣。從苦鹵中結晶出氯化鋰,用樹脂吸附,反複濃縮純化,就能得到鋰產品了。

從海水中提取痕量元素是完全可能的,問題是目前成本太高,還達不到實用的程度。需要是最大的動力。到了陸地資源枯竭的時候,人類必然會進一步地發展新的技術,去大規模地提取海水中的痕量元素。

第章10海洋——人類的第二家園

巨大的海洋空間

浩瀚的海洋,是一個可供人類利用的巨大空間。海洋空間包括海上、海中和海底。海洋空間的利用,就是對海上、海中和海底空間的利用。

浩瀚的海洋,是一個可供人類利用的巨大空間自古以來,人類就利用海洋空間從事交通運輸。但是,海洋空間利用作為重要的工程技術問題,是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現代才提出來的。隨著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長,人們賴以生存的家園——陸地空間日益擁擠,於是,掌握了先進科學技術的人們,把目光轉向了海洋空間,要把海洋空間開辟成為適於人類生存和為人類所用的第二家園。海洋空間作為一種可供開發利用的重要資源,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

現代的海洋空間利用已從傳統的海上交通運輸擴大到工業和農牧漁業生產、通信、電力輸送、儲藏、旅遊、生活和文化娛樂等許多方麵。隨著海洋開發技術的進步,人類對海洋空間的利用不斷擴大。科學家預計,到21世紀,人類在地球上的生活和生產環境將發生重大變化,海洋空間和陸地空間將被統籌安排使用,海洋將與陸地一樣,成為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

變滄海為桑田

海岸是海洋的重要組成部分。海洋空間利用的重點地區是海岸。為開發利用海岸而興建的海堤、人工島、海港碼頭和圍海工程等,稱為海岸工程。

我國有大陸岸線18,000多千米,島嶼岸線14,000多千米。我國海岸帶地處熱帶、亞熱帶和溫帶,位置適中,氣候宜人,港口不凍,資源豐富,開發利用海岸大有可為。

海堤海岸工程的重要一環是修築海堤。泥沙質的海岸坡度很小,容易受到潮、風、浪的侵襲,有些岸邊還會遭到海流的侵蝕。這類海岸需要海堤保護。世界上有很多大城市位於海邊,海拔隻有幾米,抽取地下水使土地下沉,使這些城市更容易受海水倒灌威脅,如果沒有堤壩,海水就會長驅直入。100多年來,隨著人類現代文明的發展,大量燃燒化石燃料,產生二氧化碳,把大氣層變得像是一座大塑料棚,溫室效應使南北極的冰蓋融化,引起海平麵升高。這對海拔很低的沿海大城市和大洋中的島國是很大的威脅。這樣海堤的作用就更加重要了。

海堤海堤也用來圍海造陸,人工把滄海變成桑田。荷蘭正好處在萊茵河入北海的河口,那裏原來有個叫須德海的海灣,水很淺。荷蘭人的先輩築了一條30千米長的堤把灣口攔住,用風車把海水抽出去,形成土地,開辟成新的家園。以後又一代一代地圍海造陸,因而荷蘭的海岸工程是舉世聞名的,全國幾乎有1/3的土地是向海洋要來的。

日本陸地狹小,不得不向海洋發展,築了很多人工島,在這些島上建起城市、機場、碼頭和倉庫。在東京灣內用城市垃圾填海,造出了18個小島。東京的迪斯尼樂園就是建在填海造出來的土地上的,這個2.11平方千米的島上公園每年要接待1,000多萬遊客。神戶人工島建在離岸3千米、水深12米的瀨戶內海上,是花了12年把六甲山的8,000萬立方米土石搬來填成的,總麵積達4.36平方千米,上麵建了規模宏大的港口、碼頭,還有供2萬人居住的住宅區。這個工程很結實,1994年阪神大地震時都沒有被震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