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棄的宮殿後巷,人跡罕至,綠茵茵地長了許多小草。一個穿著粉色宮裝的侍女正警惕地望著四周,她身前蹲著一個身材消瘦的太監,藍色的太監服下擺被挽到腰間。
“怎麼樣,找到了嗎?”宮女有些急躁地問道。
“沒有,再等一會兒。”消瘦的人一邊蹲著往前走,一邊在牆上摸索著什麼,突然眼前一亮,興奮地說道:“找著了,玉蘭姐姐,還真有一塊磚頭鬆了!”
“噓,小聲點兒,別被人發現了。”宮女向四周張望了兩下,才湊過去,壓低了聲音道:“真找到了?快把磚頭拿出來。”
小太監沒有吭聲,咬緊了牙關,猛地向外一拉,手裏多出一塊紅磚來,他呼出一口氣,不解地問道:“玉蘭姐姐,我真想不明白,柔妃娘娘那麼受寵,為什麼要往鳳儀宮湊,我聽說啊這鳳儀宮的娘娘是冤死的,鬧鬼呢!”
“你怎麼那麼多話?”玉蘭眼睛一瞪,訓斥道:“我們做奴才的主管按照主子的吩咐去做就是,哪裏用得著管那麼多,管住自己的嘴就是了。”
“是是是,我知道,這件事情要保密,放心吧,我不會跟別人說的。”小太監笑嘻嘻地應著,手下又掏出一塊磚來,“玉蘭姐姐救過我的命,我能幫上姐姐的忙就很開心了,不敢給姐姐添麻煩。”
玉蘭被他說的心裏舒服,放緩了臉色道:“知道就好,行了,別掏了,找著地方就行了,娘娘還等著我,我先走了。”
小太監拍拍手,站起身子的時候難受地捶捶腿,一邊往外走,一邊搖頭晃腦地說道:“玉蘭姐姐已經是柔妃娘娘跟前的紅人了,怎麼還要來幹這種事情,唉,真是搞不懂……”
如果鏡溪在這,一定會很吃驚,因為小太監口中的玉蘭,正是那日跟著沈柔去鳳儀宮的人。
小太監不知道的是,他走後沒多久,就有人過來偷偷扒開了狗洞。
應嬤嬤來掃花的時候,鏡溪正在想麒麟玉的事情,薑明的話讓她疑惑,她實在想不明白這塊玉還有什麼其他的用處,薑明說它很重要,那它到底重要在哪裏?
“麒麟玉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老邁的聲音突然響起,鏡溪驚訝地抬起頭,便見應嬤嬤站在窗前的海棠花下,渾濁的眼中似有淚花。(詩句借用《風雲》第一部)
“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鏡溪不由自主地重複著她的話,“金鱗,龍……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應嬤嬤卻似沒有聽見一邊,低頭掃著樹下的落花,唱起了幽咽的小曲兒:“紫簫吹散後,恨燕子、隻空樓。念閉月長虧,玉簪中斷,覆水難收。青鸞送碧雲句,道霞扃霧鎖不堪憂。情與文梭共織,怨隨宮葉同流……”(詞宋代張孝祥《木蘭花慢》)
“嬤嬤若是知道麒麟玉的事情,請告訴鏡溪,鏡溪感激不盡。”鏡溪是真的急了,她不解地看著對方佝僂的身軀,迫切地想知道關於麒麟玉的事情,可應嬤嬤卻唱起了宮怨的曲子。
相思難解的小曲兒聲斷了,應嬤嬤停下掃花的動作,鏡溪心中一緊,殷切地看著她的背影。應嬤嬤卻不吭聲,沉默地望著眼前的開的絢爛的海棠花,又低下頭去唱道:“人間天上兩幽幽。暗淚灑燈篝……人間天上兩幽幽,人間天上兩幽幽啊……”
應嬤嬤的聲音蒼老而又哀慟,她重複著那句詞,仿佛想起了什麼不願意回想的過去。
人間天上兩幽幽?鏡溪反複咀嚼著這句話,心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念頭來。她跌坐在小榻上,手慢慢撫上胸口,那裏貼身放著她昨日找到的絹布,聯想到絹布上的話,鏡溪產生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然而還沒等她想個透徹,文燕就回來了,她看到鏡溪失神地坐在窗前,不由問道:“夫人,您怎麼了?”
鏡溪猛地回神,耳邊幽咽的曲調不知道何時消失了,她下意識地看向窗外,應嬤嬤的身影也瞧不見了。鏡溪暗暗鬆了口氣,鎮定了下來:“我沒……成玉!”鏡溪猛地坐起,瞪大眼睛看著文燕手裏牽著的孩子,胸中突然充滿了憤懣。
“姑姑。”那是孩子特有的軟糯聲音,卻帶著恐懼與驚喜。
“主子讓我把小公子帶過來,好跟夫人做個伴。”文燕解釋道。
鏡溪沒有興趣聽文燕的解釋,她快步走過去,把成玉拉倒自己跟前,蹲下去扶著他的肩膀,關切地問道:“成玉,你怎麼到這兒來了?”繼而地轉頭盯著文燕,“薑明到底想幹什麼?抓了我還不夠,成玉還是個孩子,抓過來能做什麼?宋老將軍為他征戰沙場,他就是這樣報答宋家的嗎?”
文燕被她冷厲的視線看得不自在,把薑明的原話說了出來:“夫人誤會了,皇上隻是擔心萬一肅王殿下敗了,小公子會受到傷害,才派人把小公子接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