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然,這位企業家很善於抓住人的心理。他用一支粉筆記錄員工的工作業績,通過競爭,激發起員工們“自我優越”的欲望,使得原本懶散拖拉、毫無幹勁的員工們表現出前所未有的積極性。
由此可見,如果你想要對方按照你的指示行動,就不妨在對方身邊安排一個競爭對手,讓他們比賽,看看誰將你的指示執行得最到位。
每一個人都有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潛意識中,都希望自己能夠站在比別人更優越的地位上,或者說希望自己能被他人當成重要的人物。這種心理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自我優越”的欲望。在這種欲望的指使下,人會向著積極的方向努力,簡單地說,自我優越的欲望是激發人們幹勁的基本元素。
人類這種自我優越的欲望在有特定的競爭對象存在時會表現得尤其強烈。因此,通過給對方安排一個競爭對手,來激發對方自我優越的欲望,從而使得對方按照你的指示行事,這無疑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當你給對方安排競爭對手的時候,最好避免以直接的方式提示對方,比如對他說:“他就是你的競爭對手。”這樣效果往往很差,因為這種做法會讓對方感受到一種強製性的壓力,從而激活了對方的心理防禦係統,反而會讓他產生反抗心理。
比如,你的司機最近工作態度欠佳,開車時總是心不在焉,這讓你十分沒有安全感。那麼你怎樣才能讓他聽從你的指示、專心工作呢?顯然,直接指責他並不是一個好主意。你可以對他說:“你認識××先生吧?他好像還是你的晚輩,他的工作態度非常認真,給人的印象很好,有機會代我請他到家裏來坐坐。”這樣就能激發起對方想要贏的欲望。聽完你的話,對方一定會想:“是啊,我可一定不能輸給他,我比他資深多了。”
給對方安排一個競爭對手,能在很大程度上調動對方執行你的指示積極性,使得對方主動去執行你的指示。
此外,為了防止激發對方的逆反心理,你還需要給予對方充分的自由和信任。
我們知道,在電腦還沒有普及的時候,很多旅館都采用讓顧客自己將在房間裏飲用的飲料填寫在表單上然後結賬的方式。也許你會問,這種自我申報的方式,難道不會因為顧客的隱瞞而造成損失嗎?事實上,根據統計,隱瞞使用數量的顧客人數是微乎其微的。
的確,人都有這樣一種心理:別人對自己越是信任,自己就越不想欺騙對方,會表現得更加自律。心理學家指出,他人所給予的信任,能夠激發人的自我價值感。如果辜負了他人的信任,在某種程度上就等於自己否定了自我價值,而當人的自我價值被否定的時候,內心是相當痛苦的,更何況否定自我價值的那個人還是自己。因此,當一個人被對方賦予足夠的信任時,做出有違對方信任的行為的可能性是非常低的。
由此可見,如果你想讓對方聽從你的指示,按照你的指示去做,就應該給予對方充分的信任,這樣能夠有效防止對方口頭上應允、實際上卻違逆你的指示行事。
這種策略,在企業管理中是被應用得最為廣泛的。比如,很多公司對外勤業務人員都采取先自行墊付交際費,然後再報銷的管理製度。而這種管理方式不但沒有使交際費開銷過大,事實上,絕大多數業務人員上報的交際費都低於公司的預算。
有一個木工工廠為了節省人事費用,曾經設立了一個無人管理食堂。食堂采取員工自助刷卡、自助取餐的方式。一開始的時候,食堂的收支一度呈現赤字。為此,有人建議在員工大會上重點說說道德觀念的問題。然而廠長卻認為,與其批判員工的道德觀念差,不如給予員工們更多的信任,畢竟,不信任員工的企業是很難有所發展的。於是,廠長反其道而行之,將食堂的收支細節都刊登在廠刊上。這篇報道登出以後,食堂的收支赤字便扭轉了。
與此相反,倘若你總是對對方疑神疑鬼,時刻懷疑對方是否按照你的指示去做、是不是對你有所欺瞞,那麼對方很可能按照你所期望的那樣而對你有所欺瞞。因為,你的不信任使對方完全失去了自律的動力,而且對方還麵對著諸如安逸、物質利益等誘惑,在這種情況下,對方完全按照要求完成指示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你給予對方的信任是對方進行自我管理的基礎。顯然,對方的自我管理要比你的“監視”有效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