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爭取他人積極幫助的心理策略(1)(1 / 3)

都說“多個朋友多條路”。不可否認,獲得他人的幫助是人們進行社交的主要目的之一。可是很多時候,即使你積極地與人交往了,也未必就能夠獲取他人的幫助。事實上,他人之所以願意為你效力,是因為這讓他覺得愉快。那麼,怎樣才能將幫助你變成一件使對方覺得愉快的事情呢?本章將為你講述如何讓他人心底純潔美好的想法和願望自然流露,進而讓他幫助你、與你合作的竅門。

1.讓他人按照你的心意去辦事

威廉·魯道夫·赫斯特是一位非常著名的出版商,他擁有23家報紙、12家雜誌。然而,他當初也僅在舊金山擁有一份報紙而已。

有一次,恰逢著名漫畫家納斯特來到舊金山,而赫斯特當時正在進行一個非常重要的計劃:他想在自己的報紙上刊登一些東西,以此來發動人們敦促電車公司在電車前麵裝上保險杠,從而提高乘坐電車的安全性。當他聽到納斯特來舊金山時,他立刻想到,如果請納斯特畫一幅相關的漫畫刊登在報紙上,一定能引起人們對此事的普遍關注。

然而,事實上,納斯特替他畫的第一幅畫卻並不怎麼讓他滿意。那麼,怎樣才能讓這位著名的漫畫家心甘情願地畫出符合自己心意的畫呢?為此,赫斯特一直思考著。

這天晚上,赫斯特與納斯特共進晚餐,赫斯特對納斯特的那幅漫畫大加讚賞一番,之後他又接著說:“這兒的電車總是出現事故,已經讓許多孩子成了殘疾、甚至失去了生命。有時候,我覺得那些電車就像吃人的妖怪一樣,在街道上橫衝直撞,視人的生命於無物。”

聽赫斯特說到這裏,納斯特突然跳了起來,大聲地叫道:“天啊,先生,我突然有了一個更好的構思,我保證能畫出一張更加出色的漫畫。請你把原來的那張撕掉吧,我重畫一張。”

於是,納斯特興高采烈地回到賓館裏,開始揮毫作畫,直到深夜。第二天,他果然送來了一幅符合赫斯特心意的傑作。

赫斯特在閑聊中,不動聲色地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借用這種暗示將想法傳遞給對方,讓對方接納了自己的創意。而在對方看來,還以為是自己靈感突發,發現了一個絕妙的構思,從而高高興興地按照赫斯特的心意做事情。

由此可知,如果讓對方相信,一切都源自於他們自己的創意或想法,而並非是沿襲他人的思路,那麼就能夠滿足對方的“自尊心”和成就感,進而調動起他行動的積極性,讓他心甘情願、高高興興地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事情。而那些總是能讓他人為自己效力的人,無一不精於此道。

林肯主持白宮期間,有一位非常有能力的政治家叫查爾·撒姆納。像許多有才華的人一樣,查爾有些恃才傲物,想讓他為誰效力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然而,林肯用了些技巧,很巧妙地利用了他的虛榮心,讓他相信,那些內閣的議案在很大程度上是出於他的謀劃,以此來獲得查爾對議案的極力推崇,從而使議案得以順利地實施。後來,格蘭特繼任林肯做總統,由於不善此道,他對查爾·撒姆納簡直就是無計可施,很多時候都不能獲得查爾的支持。

無疑,要認可並按照他人的想法來行事,這多少都會讓人心裏產生不適感,尤其是當他人的想法、創意或者計劃比自己的想法還要好的時候。因此,如果想讓對方執行你的計劃,不妨采用一些技巧,使其產生“計劃是出於自己”的錯覺,讓他在不知不覺中、高高興興地去做那些你想讓他做的事情。

2.激發對方的欲望

作為卡耐基鋼鐵公司的首腦,卡耐基和加裏都曾希望作為金融界巨擘的皮爾帕特·摩根能夠以巨資來收購卡耐基鋼鐵公司,這樣他們將獲得巨大的利潤。令人惋惜的是,他們都未能成功地說服摩根。

後來,什瓦普出任卡耐基鋼鐵公司的CEO,卡耐基便把這個任務委托給什瓦普。什瓦普,這位精於攻心之道的總裁成功地說服了摩根。那麼他是如何做的呢?

以智巧著稱的什瓦普首先設計了一個讓摩根無法拒絕的、傾聽自己闡述信息的機會,然後他用了一個人們非常熟悉的心理策略,達到了自己的目的。

什瓦普被紐約的多位銀行家邀請出席一個宴會,於是他就告訴這些銀行家,自己非常仰慕摩根先生,希望能夠在宴會上與他見上一麵,請他們一定邀請摩根先生出席。

在宴會上,什瓦普做了十分精彩的演說。他對自己所從事的鋼鐵行業的美好未來進行了展望,描繪了一幅讓人神往的前景圖。同時他還指出,公司與公司之間的合並將會成為一種商業主流,因為這種合作方式除了能夠增進效率、促成良性競爭之外,更重要的是,它能夠為發起人創造巨大的財富。當然,他並沒有露出演說是專門為摩根而設的痕跡,而是很客觀地講述了合並公司帶來的巨大收益。什瓦普才華橫溢、口若懸河,他所講述的那種收益根本無法讓人抗拒。果然,摩根也同樣被這巨大的收益前景所吸引,在宴會後立刻找到他了解情況。當什瓦普解答完摩根的幾個問題以後,摩根毅然地以4.92億美元價格買下了卡耐基鋼鐵公司。就這樣,什瓦普促成了一家擁有數億資金、規模龐大的美國鋼鐵公司的誕生,而他也成了這家公司的總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