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務實戀愛
戀愛是很大的一筆開支。購物、營造浪漫、送花、燭光晚餐、買首飾等,每件事都需要花錢。如果為了浪漫,為了表達愛情每天都送999朵玫瑰,普通的上班男人怎麼應付得起?就連每天去吃麥當勞、肯德基也會讓你吃不消。因此,要學會務實戀愛。對於二十幾歲的男人而言,應該學會一種實惠的戀愛方式,不能用滿足女人的物欲來獲得愛情,再說,如果靠買東西來戀愛,那還算是自己在戀愛嗎?還不如說是自己的金錢在和女人的物欲談戀愛,這樣是很難得到真愛的。
愛是要靠真心來經營的。吃大餐並不一定比在家裏吃飯效果好,送首飾珠寶還比不上一句真心的關懷。所以說,二十幾歲的男人,要用真心去戀愛,而不要用金錢去戀愛。
22UP成長宣言
時下,社會上湧現出了越來越多的“月光族”、“卡奴”。看起來這是一種時尚,但是這種時尚不要也罷,因為這是不理性消費,是不會理財的表現。一個對自己的人生沒有規劃的人才會過了今天不管明天。
賺錢、理財哪個更重要
二十幾歲的男人,進入了職場,有的已經開始了獨立創業,有了穩定的經濟來源,有的人賺多少花多少,花完了再賺,有的人雖然賺錢不多,卻很善於理財,那到底是賺錢重要,還是理財重要呢?這是一個問題。
首先,賺錢是很重要的,沒有錢一切免談,更別說理財了。理財的前提是要有一定數量的金錢。因此,就時間順序來說,賺錢第一,理財第二。那到底是不是這樣呢?先看一個例子。
張華畢業於清華大學電子係。沒畢業前,他是係裏有名的高材生,門門功課成績都很好,自己也刻苦鑽研,在畢業前就和一家世界500強的科技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月薪近萬,待遇也不錯,一年下來,加上獎金能有20萬元的收入。算是很能賺錢了。可是他卻不會理財。
張華雖然在工作上幹得不錯,也很有成績,但畢竟是外企,壓力也很大,下班後,他常常去酒吧喝酒放鬆,花錢豪放,而且和朋友們吃一桌好幾千的大餐,由於他賺錢最多,所以經常是他買單;名牌西裝他買了好多,一年下來卻穿不了幾件。後來在一個朋友的勸說下,他加入了炒房大軍,投資房地產,由於疏於管理,幾十萬全賠了,四五年下來,沒買車也沒買房,也沒有存款,還租房子住,平常錢還總不夠花,每個月都透支。
張華賺錢不能說不多,但就是沒有理財的概念,後來投資房地產,卻無心打理,最後除了工資,還是一無所有。看來,光會賺錢不會理財也是不行的。
理財是一種生活理念,是對自己金錢的一種合理處置。會理財的人能夠活得輕鬆,在有了一定的金錢基礎之後,就可以用錢生錢,坐享其成。而不會理財的人卻隻能坐吃山空,再多的錢也不夠花。
但是理財也要掌握技巧,理財不當也會造成很大的損失。有很多大牌明星生活過得很潦倒,就是因為不善理財所致。比如香港著名歌手兼演員鍾鎮濤就是因為理財不慎最後申請破產。
因此,賺錢和理財是相輔相成的,兩者都重要。對於二十幾歲的男人而言,隻要你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不必為生存擔憂,那就要學會理財,善於理財。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並不隻是生存那麼簡單。二十幾歲的男人,養活自己並不難,但是,你還要結婚,你需要房子,再過一些年,你就會有孩子,要花錢養育子女,還要供子女上學,隨著你一天天成熟,父母又在一天天變老,尤其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多為獨生子女。上有老,下有小,還要有社會活動,這都需要花很大的一筆錢,如果隻靠一個月兩三千的工資恐怕是很難應付的。對大多數人來說,工資不可能提升太多,但工資是我們主要的經濟來源,這時候,理財就顯得極為必要了,因為你要讓自己的工資增值,以確保未來的生活。
在生活中,還會有很多的突發事件,讓你猝不及防,比如車禍,比如疾病,比如失業,比如經濟大蕭條,麵對這些困難,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你是很難承受的。
劉星畢業於一所普通的大學,剛畢業的時候一個月隻拿一千多元,後來隨著工作能力的提升,拿到了兩千多元的工資,加上獎金,一個月最多也就能拿三千元。他想想自己眼看就要二十七八歲了,每個月除去基本的花銷,隻能剩下一千多元,該如何應付以後的生活呢?劉星為此很是煩惱。
後來劉星經同事的介紹,開始學習理財知識,並開始在基金和股票市場小試牛刀,剛開始時隻是投入兩三千,有賺有虧,邊學邊摸索,漸漸的劉星掌握了技巧,買的股票和基金都能帶來穩定的收益,幾年下來,劉星就湊夠了錢,交了首付,住上了自己的房子。每個月從工資裏拿出一部分錢,再把理財的收益拿出來,就可以付分期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