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陽光心態,燦爛人生(2)(3 / 3)

愛迪生說:“失敗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隻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後,我才能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麼。”要知道,愛迪生為了發明電燈,試驗了1600次,這意味著,為了發明電燈,愛迪生失敗了1599次,可正是這麼多的挫折和失敗,愛迪生才從中找到了成功的道路。因此,他每失敗一次,就靠近了成功一步。是不斷的試驗失敗讓他發明了電燈。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已被狗咬過一次了,但他第二次卻偏偏又被狗咬了,這似乎很令人費解。靜下心來想一想原因其實很簡單,就在於人們所采取的態度不同。同樣避免被狗咬,有人看見狗就大呼小叫、拔腿逃跑,結果適得其反,尚不知如果作出如此愚蠢的舉動,狗就會更加囂張,被狗咬就理所當然了;而有人看見狗來了,就輕輕彎了彎腰,裝出從地上拾磚頭的樣子,狗馬上夾著尾巴灰溜溜地逃走了。即使從來沒有被狗咬過的人,照樣可以用第二種辦法來對付狗。聰明的人是不會跌倒在同樣的挫折裏。

艾青在《礁石》中寫道:“一個浪,一個浪,無休無止地打過來,每一個浪都在它腳下,被打成碎末,散開……它的臉上和身上,像刀砍過一樣,但它依然站在那裏,含著微笑,看著海洋。”礁石在海邊的遭遇就像人生,人生不會一帆風順,而是伴隨著大大小小的挫折。但挫折隻不過是強者成功路上的一塊墊腳石,它是你從失敗走向成功的一塊跳板。有時我們可能會認為自己遭受的挫折很大,但是跟雙腿殘廢、雙目失明後仍堅持以寫作進行鬥爭的保爾比一比;跟身患絕症卻依然樂觀麵對生活的抗癌英雄們比一比;跟在血雨腥風的革命年代裏仍義無反顧、赴湯蹈火的革命誌士比一比。我們的挫折又算得了什麼呢?所以,我們在麵對挫折時,應該勇敢地、微笑地迎接它。如果你鼓起勇氣,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去戰勝挫折,那麼你就會發現,挫折的烏雲被驅散後,頭頂上將會是一片美麗的天空。

22UP成長宣言

22歲以前,我們被父母長輩嗬護著,幾乎不曾遭遇困境;22歲以後,為成功而征戰的旅途開始起步,接下去,必定要麵對艱難險阻。為此,每個人都要做好心理準備,正確地看待挫折。其實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隻是對挫折的畏懼之心。

學會把苦難轉化為財富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沒有苦難就沒有成功。平靜的湖麵練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偉人。凡在曆史上有作為的人物,都是經過困難和挫折磨煉出來的。22歲以後的男人要勇敢地麵對苦難的考驗。

在一次聚會上,著名的汽車商約翰·艾頓向他的朋友丘吉爾說起他的過去。他回憶道:“我出生在一個偏遠的小鎮上,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是姐姐幫人洗衣服、幹家務,辛苦掙錢將我撫育成人。姐姐結婚後,我被姐夫攆到了舅舅家。舅媽很刻薄,在我讀書的時候,她規定我每天隻能吃一頓飯,還得收拾馬廄、剪草坪。剛工作當學徒時,我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將近一年多的時間是躲在郊外一處廢舊的倉庫裏睡覺……”

聽完之後,丘吉爾驚訝地問道:“怎麼從來沒有聽你說起過這些?”

艾頓笑道:“有什麼好說的呢?正在受苦或正在擺脫受苦的人是沒有權利訴苦的。”

艾頓總結說:“苦難變成財富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你戰勝了苦難並遠離苦難不再受苦。隻有在這時,苦難才是你值得驕傲的一筆人生財富。別人聽到你的苦難時,也不覺得你是在念苦難經,隻會覺得你意誌堅強,值得敬重。但如果你還在苦難之中或沒有擺脫苦難的糾纏時,你就把苦難說出來,在別人聽來,無異於就是請求廉價的憐憫甚至乞討……這個時候你能說你正在享受苦難,在苦難中鍛煉了品質、學會了堅忍嗎?別人隻會覺得你是在玩精神勝利、自我麻醉。”

聽完艾頓的一席話,丘吉爾很受啟發,他重新修訂了自己“熱愛苦難”的信條。後來,丘吉爾在他的自傳中這樣寫道:“苦難,是財富還是屈辱?當你戰勝了苦難時,它就是你的財富;可當苦難戰勝了你時,它就是你的屈辱。”

苦難是人生的財富,可是有的人卻在和苦難的鬥爭中敗下陣來,使得苦難成為自己屈辱的經曆。不過,苦難可以把人嚇倒,使人唉聲歎氣,退縮不前,同時也可以使人經受磨煉,收獲經驗,增強意誌。成功的人大都是戰勝苦難和挫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