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瘸一拐的華羅庚又去金壇中學工作了,做的還是以前的勤雜工。勤雜工是特別辛苦勞累的,每天都需要跑來跑去,更何況此時的華羅庚左腿殘疾。一天工作下來,他的雙腿已疼痛難忍,但是他仍然沒有放棄學習,咬咬牙繼續堅持學習,也許隻有沉浸在數學王國中他才能忘記病痛的折磨,隻有在數學的鑽研中他才能獲得快樂,對數學的鑽研給他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他堅信,隻要他能夠堅持學習不放棄,就一定能夠摘取數學王冠。
由於他不懈的努力,終於,他的一篇數學論文發表了。這篇文章引起了清華大學的數學教授熊慶來的重視,他邀請華羅庚到清華大學任教。時年,華羅庚才剛剛20歲。
從此華羅庚如龍入大海,一發不可收拾,在數學的鑽研中取得了一項又一項成果,最終成為著名的數學家!
數學家華羅庚的成功在於他在逆境中永不放棄堅持學習,二十幾歲的年輕人,也要敢於挑戰自己,在困難挫折麵前不低頭,不放棄,堅持學習,做一個男子漢!
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急於求成、沒有恒心的人是很難獲得大學問的。要想學有所成,就必須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並自始至終堅持這個良好的習慣。
李時珍24歲那年開始學醫,為了寫出《本草綱目》,他“窮搜博采”,“讀書十年,不出戶庭,博學無所弗腳”,不但讀了八百餘種近萬餘卷的醫書,還看過不少曆史、地理和文學名著及敦煌的經史巨作,連數位前代偉大詩人的全集也都仔細鑽研過。
李時珍不滿足於“多讀”,他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重要,但“行萬裏路”更不可少,所以他決定“多看”。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穿上草鞋,背起藥筐,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藥物標本。
李時珍耗時27年終於完成了《本草綱目》。共52卷,分16部、60類。書中共收錄曆代諸家本草所載藥物1892種,其中植物藥1094種,礦物、動物及其他藥798種,另有374種是李時珍所新增的。達爾文稱讚它是“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由此可見,成功並非遙不可及的,同時也並非一蹴而就的,它要求我們培養敏銳的洞察力和不怕吃苦的精神。能夠堅持不懈地做事情的人,勢必會得到成功的青睞。
22UP成長宣言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人生的路還很長,隻有不斷讀書求索才能提升自我!多讀多看,每天堅持,每天都會收獲新知識,如此日積月累,你的學識和經驗就會形成一筆巨大的財富。有了這筆財富,要取得成功就會容易很多。
永不知足,才能不斷進步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倘能生存,我還是要學的。”所謂學海無涯,學無止境,二十幾歲的年輕人要永不知足,不斷學習才能不斷進步。
有一位自以為是的大學生,認為自己讀書很多,整天炫耀。
有一天,他甚至在德高望重的教授麵前滔滔不絕地大講特講。教授沒有理會,一邊默默地聽他天南地北的一通亂說,一邊為他倒茶水,一會兒茶杯裏就倒滿了茶水,可是教授還在繼續往裏倒,茶水不斷溢出來,大學生連忙說:“教授別倒了,茶水都溢出來了。”
教授說:“你也會認識到這一點啊,其實,現在的你,就和這隻茶杯一樣。”
大學生聽了心裏很不高興。
教授繼續說道:“如果你以為自己腦子裏已經裝滿了學問,那我再跟你講什麼,你也裝不進去了!茶杯是裝滿了茶水才溢出來的,你呢?你學夠知識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