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出身靠命運,成功靠選擇(3)(2 / 2)

徐原去世後,呂岱悲傷地說:“我以後還能從誰口中知道我的過失呢?”

白居易晚年仕途不濟,在洛陽當無足輕重的閑官,整日無所事事,消極度日。他寫了一首詩給他的好朋友劉禹錫,詩中很是失落。而劉禹錫為人樂觀向上,看到朋友如此消沉,便立即回贈給白居易一首詩,以鼓勵和鞭策友人。劉禹錫積極樂觀、不甘消沉的精神感染了白居易,他從此振作起來,創作了大量優秀的詩篇。後來,劉禹錫去世時,白居易作詩哀悼:“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賢豪雖毅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稱頌劉禹錫人雖已逝但精神長存,足見劉禹錫對其影響之大。

古今中外的無數事例表明,朋友對一個人的影響及其重大。一個優秀的人身邊,必定會有更優秀的朋友,一個想要優秀的人,也必定要去結交優秀的朋友。社會發展到今天,由於交流的環境日益拓寬,人與人之間一句話就能成為朋友,一杯酒就能成為知己,尤其對那些血氣方剛的二十幾歲的小夥子,在拳打腳踢的爭鬥中可能也會成為惺惺相惜的朋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一定要有自己的判斷,不能結交上“狐朋狗友”,即使是酒肉朋友都不應該結交。要多結交一些上進的人,多結交那些比自己強的人。

在美國,有一個名叫阿瑟·華卡的農家少年,他很想賺一大筆錢,成為人人羨慕的富翁,為此他走訪了很多一流的商人、總編輯和銀行家。他得到了很多忠告,在和那些傑出人物的交往中,他得到了自信。兩年後,20歲的華卡成為他學徒的那家工廠的所有者。24歲時,他成了一家農業機械廠的總經理。不到5年,他就如願以償地成為了百萬富翁。

古人說:“與賢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處直焉。”意思是說:經常與品行高潔之人在一起,就好比沐浴在因種植芝蘭而撒滿香氣的房間裏一樣,時間久了便聞不到香氣,但其本身卻已充滿了香氣;與品行低劣之人在一起,就好比是去了賣鮑魚的地方,時間一久,也不會聞到臭味,但是本身也被臭味同化了;藏丹之處時日一長就會變紅,藏漆之處時日一長就會變黑,這也是環境影響使然啊!因此,真正的君子務必要謹慎選擇自己所處的環境。

也許你要說,我沒有古人那麼高的修養,是的,沒有人苛求你成為聖賢,但是成為君子與成為強者的道理是相同的,那就是說都應該結交優秀的人,結交強於自己的人。這樣,或是因被強於自己的人同化而進步,或是發現自己的不足而彌補,而這些最終都是會讓自己得以提高。

22UP成長宣言

美國俄亥俄州鐵路局局長懷特,在兒子上學時給兒子的忠告是:“在學校要和一流人物結交,有能力的人不管做什麼都會成功。”一流的人,肯定有他一流的地方,肯定有眾多的長處,不可能因為一身的缺點而被稱為一流的人。因此,和一流的人結交,他們身上的閃光點會影響我們,讓我們潛移默化地向好的方向發展,不斷進步。

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生活是生命最重要的部分,什麼樣的生活最適合自己,自己心底最深處渴望什麼樣的生活,這對於一個處於人生十字路口的年輕人來說是極其重要的。

一對年輕的英國夫婦,他們不願意住在時尚繁華的倫敦,卻十分快樂地住在自己位於鄉下的小農場裏。因為他們受夠了倫敦的浮躁和喧囂,喜歡鄉下的寧靜與平和。他們自己發電,並且循環使用水,是十足的環保主義者。

丈夫負責放牧羊群,妻子用自家產的羊毛紡織,加工純天然羊毛披肩、襪子等產品,他們在自家出產的產品上都繡上小小的特有標誌,在互聯網上銷售。各地都有人購買他們的產品,而且生意還很不錯。

這樣的生活聽起來很浪漫,但卻不一定適合我們。這種生活方式適合於這對夫婦是因為這是他們自己選擇的生活,並且他們樂在其中。

其實,為了心中的渴望,我們大可果斷地選擇放棄。如果實在留戀家鄉的小吃,就可以留在家鄉發展,不必刻意去追求大城市。如果喜歡南方的水鄉,又何必留戀北京的高薪呢?畢竟心中的渴望至高無上,生活,但求心安。

有的時候,你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除了在精神和身體上得到輕鬆的享受之外,還可以更容易取得成功。很多藝術家在鄉下過著清貧的生活,精神上卻很充實,在這樣的生活中,他們的藝術視野也得到了擴展,佳作頻出。

有的人討厭格式化的職場生活,整天西裝革履,身體拘束,就選擇放棄全職工作,選擇做兼職,在家辦公,事業反而做得風生水起,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