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青澀小男生,成熟大男人(2)(2 / 3)

吸取了教訓,獲得了經驗,自己在解決了問題的同時還獲得了能力上的提升,獲得了成功的智慧,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才會少走彎路。

3.犯了錯要懂得寬容自己,不能活在過去錯誤的陰影裏

錯誤既然不可避免,那犯了錯就不能太苛責自己,更不能一味地活在過去,活在失敗或者錯誤的陰影裏,要向前看,要看到好的一麵。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吃一塹,長一智。犯了錯會讓我們獲得教訓,收獲經驗,隻是同樣的錯誤不要再犯第二次。

承認錯誤並不是丟麵子的事。遇到生活中的小事,低頭認錯會被他人諒解,倘若出現了學術上的錯誤,勇於認錯會得到人們的尊敬。尤其是那些大人物在公共場合公開承認自己的錯誤,比如貴為天子的漢武帝劉徹,就曾經向天下頒布自己的《罪己詔》,對自己一生所犯的過錯進行總結,並向因此而影響生活和生存的眾人道歉。曆史上對此有很高的評價,盡管他已經犯下了錯誤。同樣道理,近代發動戰爭的法西斯,對世界人民尤其是亞洲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同樣的罪行,德國的認錯態度就得到了世人尤其是被侵略國家的諒解和尊重,而日本拒不認錯卻招致了更多人的反感。

22歲以後,男人開始投身於自己的事業之中,這個時候尤其不能害怕犯錯,畏首畏尾可能保證你不犯錯誤,但是卻無法保證你獲得成功。有了錯誤要敢於正視,敢於承認,拒不認錯可能會讓你保留暫時的麵子和心理的平衡,但是卻不會給你帶來任何收獲。

22UP成長宣言

一個人的一生,都會犯下一些或大或小的錯誤。因為做自己從未做過的事,出現錯誤是在所難免,而且害怕犯錯誤就永遠隻能在原地停留。承認錯誤,這不僅是一種勇氣,更是一種智慧。低下高昂的頭顱,自己不會損失什麼,相反還會使自己提高認識,找到正確的道路。

知不足,而後方能進步

要成功,必須首先了解自己。要了解自己,不但要了解自己的優點,還要找到自身的不足。這個世界上,人人都渴望成功,但是真正成功的人卻是少數,倒是那些失敗者比比皆是。甚至有很多人失意一生,而這些人之所以如此失意,就在於他們總是把失敗歸咎於客觀原因,從不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他們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隻憑一腔熱血,依靠蠻力去追求自己的目標,而這顯然是不可能獲得成功的。

兵法上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如果連自己都不了解,怎麼能打勝仗呢?

巴西聯邦共和國第一位工人出身的總統盧拉,他的“仕途”非常坎坷。

從1988年起,盧拉就開始參加競選巴西總統。但是,由於當時他缺乏係統的領導思想,對於如何改變巴西經濟、控製持續不斷的通貨膨脹等沒有準確的認識,因此在第二輪投票中失利。失利之後不久,盧拉就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就在勞工黨內成立了公民權利研究所,聘請全國著名學者專家講課,為自己和黨員提供學習和研究的機會。

盧拉又在1994年和1998年兩次參加巴西總統競選。不過,新的變革讓他沒有完全跟上形勢,競選又告失敗。盡管連續三次競選總統均告失敗,盧拉並沒有選擇放棄。他深刻地反省了自己,並積極尋找自身的不足。盧拉走遍全國,實地考察和了解社會,為競選總統和執政做準備。

為了贏得2002年大選,盧拉做了許多努力。作為巴西眾多窮人的希望,往日的盧拉一貫以工人的形象出現,其政見也被對手批評為過於偏激。這次盧拉已經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他向英國工黨學習,將自己包裝成一名“巴西的布萊爾”,改變了以往的“激進工人領袖”的形象。

不過,盧拉更重要的改變還是體現在政見方麵。他研究當時國內國際的政治氣候和潮流,找到了自己的不足,從激進左派變成溫和左派。針對選民求變但怕亂的心理,盧拉提出了“和平與愛心”的競選口號以重塑形象、改變主張,變成了求變又求穩的務實左派。他的改變贏得了選民的心,最終競選成為巴西的總統。

盧拉的成功,在於他每次失敗後,都能認真地反思,找到自身的不足,認真學習補救,最終完善了自己,順應了潮流,競選成功。

蘇格拉底認為:自知自己無知是大智。一個有自知之明的人,不僅能夠看到自己的長處,更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因此,他能夠揚長避短,從而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相反,一個不自知的人,可能隻看到自己的長處,也可能隻看到自己的短處,抑或是會將自己的長處誇大,將自己的短處忽略。隻看到自己長處的人可能會有一番作為,但是難免會陰溝裏翻船;隻看到自己短處的人很難有一番作為,因為發現自己一無是處後便不會再有自信,但是這樣的人卻不至於犯無法挽回的錯誤,倒是那些放大自己長處、忽略自己不足的人,往往會失意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