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古今聯事(2)(1 / 3)

妙對子建

明代才子祝枝山一天閑遊西湖時,與杭州舉人徐子建相遇。徐子建說:“久仰祝兄大名,幸會幸會!今有一聯請教,未知可否?”

祝枝山忙說:“豈敢!豈敢!你就馬兒伸腿——出題(蹄)吧!”

徐子建知道這是祝枝山借出題罵自己,於是就以“蹄”為題出上聯曰:

馬過木橋,蹄擂鼓,咚咚咚;

說著,舉手連擂了祝枝山三拳。祝枝山知道徐子建是借聯打他,於是投桃報李隨口吟道:

雞啄銅盆,嘴敲鑼,哐哐哐。

說著隨手便打了徐子建三個耳光。

和尚秀才

一次祝枝山與出家人沈石田出行。他們看見田裏有一個尼姑挑著一擔禾走過來。祝枝山便出一聯戲謔沈石田:

師姑田裏挑禾上;

師姑就是尼姑。“挑禾上”,諧音“挑和尚”。沈石田應聲對出下聯:

美女堂前抱繡裁。

“抱繡裁”,諧音抱“秀才”。秀才暗指祝枝山。

水車風扇

唐伯虎與祝枝山夏日郊遊,遇到農夫插秧車水。於是祝枝山對唐伯虎說道:“賢弟,這水車很有意思,我有一上聯,請你來對。”

說完便吟出上聯:

水車車水,水隨車,車停水止;

上聯用頂針續麻法,前一詞的末字與後詞的首字相同。唐伯虎想了一下,便道:

風扇扇風,風出扇,扇動風生。

祝枝山聽後,連連稱妙。

閑人免進

著名道士寇謙在中嶽廟修道,許多人慕名前來拜訪,結果搞得寇謙無法靜心修道,室內也經常丟東西。於是道童們便在他修道的室門上寫了一副對聯:

閑人免進;

盜者莫來。

寇謙看後,覺得這樣寫不是很妥當,於是將上下聯各續三字,為:

閑人免進賢人進;

盜者莫來道者來。

道童們一見全都拍手稱妙。

虛字傳神

曾經有副酒店的門聯,因為嵌進了“之乎者也”而被世人稱妙。聯曰:

入座三杯醉者也;

出門一拱歪乎之。

“之乎者也”都是文言虛詞,但這裏以實詞敘義,虛字傳神,妙在其中。

街頭題聯

宋湘是清代著名詩人,因善書工聯名噪一時。一次,他外出遊玩,經過某一集鎮,便在十字街頭的牆上寫下一句上聯:

一條大路通南北;

等多日後,再路過此地時,發現還沒有人對出下聯,於是便自己寫下:

兩邊小店賣東西。

該聯巧妙嵌入“東南西北”四字,十分有趣。

人名趣聯

我國古代名人輩出,關於人名的奇聯也有不少。其中一副非常絕妙:

鄒孟子,吳孟子,寺人孟子,一男,一女,一不男不女;

周宣王,齊宣王,司馬宣王,一君,一臣,一不君不臣。

上聯“鄒孟子”,指是戰國時期的思想家孟軻;“吳孟子”為魯昭公夫人,因為娶於吳國故稱;“寺人孟子”是《詩·小雅·巷伯》的作者,係宮中閹人,所以說不男不女。

下聯中:“周宣王”即西周國王姬靖;“齊宣王”指齊國諸侯由辟疆,故為臣;“司馬宣王”指司馬懿,魏時諡為宣王,晉時又追封為宣帝,因此稱為不君不臣。

情續絕聯

清末,有一位張秀才,來到江蘇省一個叫“白米”的小鎮。此時天已過午,卻見一隻長滿白羽毛的雄雞正在引頸啼喔。

張秀才見此情景,頓時想出一句上聯:

白米白雞啼白晝;

此上聯連續用了三個“白”字,非常絕妙,而下聯卻無法對出來,成為一時絕對。

幾年之後,這位張秀才路過一個叫“黃村”的地方。當時已經傍晚,一隻大黃狗在汪汪大叫,張秀才觸景生情,終於續出了下聯:

黃村黃狗吠黃昏。

諧音巧聯

四川內江市城郊有一座三元塔,塔用青磚砌成,上刻一幅三國人名的諧趣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