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有淡定,就會擺脫焦躁和不安(2)(2 / 3)

從前,希臘有一個叫狄摩西尼的大政治家。自出生時,他的齒唇上就有缺陷,講話不清楚,與人交流、溝通都很困難,他為此很苦惱。為了克服自己的缺陷,狄摩西尼找來一塊小鵝卵石含在嘴裏練習說話。或者在海邊,或者在山上,他努力放開喉嚨背誦詩文,練習一口氣念幾個句子。時間一長,他的牙齦都被石子磨破了,滿嘴是血。但他並沒有被這些苦難嚇倒,堅持練習,到後來他說話口齒流利,與正常人一樣。

狄摩西尼的故事之所以感人,正是因為他頑強地用意誌與軀體抗爭,用美好的願望克服不幸的缺陷。其實,這就是心靈間的較量。有時候,我們不免會在內心萌生出一些美好的願望,並沿著願望的方向前進,去尋找自己生命的春天。但是由於自身的缺陷、懶惰、怯懦等,阻礙了前進的腳步。於是,雙方不免要較量一番。

而較量的結果不外乎兩種:一種是繼續追尋美好的願望,另一種是美好的願望被扼殺湮沒。

有兩個聰明、漂亮但身體殘疾的姑娘,她們用自己的故事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的樂觀。她們一個是來自美國的艾美,另一個是來自英國的希茜。

艾美天生兩腿就沒有腓骨。一歲那年,她的父母做出了最痛苦也最無奈的決定:將艾美膝蓋以下的部位截去。此後艾美就一直靠輪椅生活。後來,她裝上了假肢,靠著頑強的意誌,她現在不但能跑,還能跳舞和滑冰。她還經常被女子學校和殘疾人會議請去演講,還做模特,不斷登上時裝雜誌的封麵。

與艾美不同,希茜的殘疾是後天的。她曾奪得英國《每日鏡報》的“夢幻女郎”選美大賽的冠軍。1990年她赴南斯拉夫旅遊,從此在那裏定居。當地內戰期間,她出資設立難民營,並用做模特賺來的錢設立希茜基金,幫助因戰爭致殘的兒童和孤兒。1993年8月,她在倫敦發生了意外,被一輛警車撞倒,肋骨斷裂,左腿也失去了。但生活的不幸並沒有擊垮她。她很快就重新站了起來,康複後她比以前更加積極地奔走於車臣、柬埔寨,像戴安娜王妃一樣呼籲禁雷,為殘廢人爭取權益。

緣分讓希茜和艾美相識,她們相遇在一次會見國際著名假肢專家時,她們很投緣,現在情同姐妹。

雖然身體殘疾了,但她們都沒有為此大為惋惜,反倒是覺得正是這種奇特的人生體驗,賦予了她們堅忍的意誌和生命力。她們現在使用著假肢,跟正常人一樣。隻有在坐飛機經過海關檢測,金屬腿引發警報器鈴聲大作時,她們才向人展現自己的腿。

假如不掀開遮蓋著膝蓋的裙子,甚至沒人會相信她們裝著假肢。人們經常這樣讚歎她們:“你的腿形長得真美,看這曲線,看這腳踝,看這腳趾塗得多鮮紅!”

艾美說:“雖然我失去了雙腿,但我和其他正常的女性一樣。我愛打扮,讓自己看起來更美麗。”

這對姐妹甚至忘記了自己殘疾的事實。她們從來不怨天尤人,在她們看來生活依舊很美好,在人們看來她們也是美好的。也不乏異性的追求,她們和其他肢體健全的姑娘一樣,也擁有自己的愛情。

用微笑來麵對一切苦難,積極樂觀地生活,這就是艾美與希茜的做事原則和人生態度。

雖然,每個人的經曆不同,而且命運似乎也不是公平對待每一個人,但是我們要相信上帝在關上一扇窗的同時,必然也會為你開啟另一扇窗。麵對窗外的大地和天空,關鍵就是看你自己是否有勇氣麵對,用你智慧的雙眼,透過歲月的風塵尋覓到輝煌燦爛的繁星。暫且不問生活是否公平,先捫心自問,你是如何對待生活的?

當人生不如意時,假如我們一味沮喪、抱怨,不去拚搏努力,我們如何能創造美好的人生?又怎樣成就大事?不要祈求別人的同情與幫助來助你成功。從現實情況看,即使有人可以暫時地同情悲觀失望者,但最終也隻會遭到別人的鄙夷與厭煩。

假如我們可以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樂觀地應對生活的挫折,那麼,就算是暫時遭受失敗,也一定會有“柳暗花明”的那一天。

隻要我們能夠始終堅持、不放棄,最終我們不但會贏得鮮花與掌聲,也會榮享世人敬佩的目光。

人生既有得意也有失意,要想取得成功,就不能總是盯著那些消極負麵的東西,那隻能令你更沮喪、落魄,讓人生的光芒被生活的陰影遮蔽。

【淡定術】

偶爾的失意並不能說明什麼,隻要可以始終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應對人生的一切,那麼當風雨過後,必然會迎來美麗的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