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老頭就牽著馬來到了城裏。在市場裏,他最先用馬換到了一頭母牛,然後用母牛換了一隻羊,接著用這隻羊換到一隻鵝,再用鵝換來了一隻母雞。最後,老頭用母雞換了一大袋蘋果。他在每次交換中,都想要給他的老伴來個驚喜。
交換完畢後,老頭就扛著沉甸甸的蘋果來到一家小酒店歇息。酒館裏有兩個英國人與他閑聊起來,知道了老頭趕集的整個過程。兩個英國人聽完,嬉笑了一番,信誓旦旦地說老頭回家就會遭到他老婆的奚落。老頭說肯定不會,兩個英國人就要和老頭打賭,賭注是一袋子金幣。於是,老頭就帶著兩個英國人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老頭一回來,老婆子就高興地迎上前去。當老頭向她講述趕集的經過之時,老婆子目不轉睛地聽著。對於老頭用一種東西換了另一種東西,她總是表現出無比的讚賞之情。
隻聽她不停地說著:“哦,我們可以喝上牛奶了……羊奶或許更好喝……哦,鵝毛真是漂亮極了……哦,我們終於可以吃雞蛋了……”
當老婆子聽到老頭換回一袋已經開始腐爛的蘋果時,她同樣高興地說道:“哦,那我們就能夠吃到蘋果餡餅了!”
最後,英國人無言以對,隻好把一袋金幣給了老夫婦。
在這個童話故事裏,老夫婦平和的心態使得他們不會因為沒有換到更值錢的東西而懊惱、氣憤不已。由此可見,我們隻要知足、樂觀,就能夠得到愉悅與寧靜的心靈,就能夠遠離那些負麵情緒。
實際上,想要遠離痛苦、憂愁、沮喪、恐懼等負麵情緒,很簡單,就是要善待自己,認真對待生活,知道滿足,坦然麵對生活中的逆境,淡定處事,這樣的人生才能充滿愉快,充滿自信,也才能充滿幸福。
若你永遠不知道滿足,隻一味地想要索取,當失去一點東西就怨天尤人、滿腹牢騷,那麼,你隻是在給自己徒增煩惱、愁苦,你永遠不會體會到生活的樂趣。
有一個富翁坐擁億萬的家財,因此凡事都想要最好的。有一天,他感到喉嚨不舒服,於是想找最好的醫生來給自己診治。
其實,這本是非常簡單的喉嚨發炎症狀,是個醫生就可以治好。但富翁執意要找到世界上最好的那一個,於是找了一個又一個地方,始終沒有找到。
當他到達一個偏僻的村落時,病情突然惡化,他需要馬上進行手術,不救就會有生命危險。但是,這樣偏僻的地方卻找不到一個會開刀的大夫。最終,這個億萬富翁就這樣丟掉了性命。
可以說這位富翁不是死在了一個小小的炎症上,而是死在了他的貪婪與不滿足上。相比較於這位億萬富翁,那對老夫婦可以說一貧如洗。但是,他們的精神世界可謂是十分富有的。正是這種“富有”,老夫婦才會知足,才會擁有一個好的心態,也才會永遠保持著一份快樂。
實際上,很多負麵情緒往往都是我們自己導致的。人生無非是一段再平常不過的旅程,對自己或者他人的不滿足,對外物過多的欲望,使得我們在旅途上遭遇了很多本不該出現的坎坷與困境,甚至陷入邪惡與恐懼的危險環境之中。
生活雖然平淡,但裏麵也包含很多美好和珍貴的事物,隻是我們不滿足,才會將它們忽略掉。為工作而焦慮,為生活而發愁,為貧窮而自怨,為富裕而擔心,為事業而心煩等,內心的不知足使得我們總是處於負麵情緒的包圍之中,難以解脫,自然也就難以體會生活的真諦。
學會知足,學會淡定,我們才能超然於世間萬物之上,不因為事物的變化而悲喜,不屈服於世間的功名利祿之下;學會知足,我們就能永遠保持微笑與愉悅,排解掉那些不必要的憂愁與煩惱,還可以克服很多難以逾越的障礙;學會知足,我們還能使自己的人生充滿光明,多一份情趣;學會知足,我們才會不患得患失,才會寵辱不驚,看淡一切虛無的繁華。
【淡定術】
當我們學會知足,沒有過多的欲望之時,我們就會卸下沉重的思想包袱,就會擺脫負麵情緒的困擾。當我們的內心感到滿足了,一切也就合理、正常、坦然了,我們又何來那些憂愁與苦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