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美人救美(2 / 3)

“說到底,你是個姑娘家,這麼不重視名譽也是不好呐,平常玩兒歸玩兒,這回事兒鬧的也不算小,不處理好,你就是悍婦的名聲在外,對家風也不好”,孟靜柔勸沈花錦,“往後那些閑事兒,你想好了在伸出援助之手,不要腦子一熱就自己上去了,你想想,你都多久沒惹事兒了”。

“知道啦,管家婆,你就擔心這些有的沒的,沒準兒哪天你一覺醒來就發現自己滿頭華發了”,沈花錦點點孟靜柔的額頭,“哪兒那麼多瞻前顧後啊,有人需要幫助,恰好我有這能力,幹嘛不去幫忙呢”。

“我看你這就是平地起波瀾”,孟靜柔毫不留情的戳穿沈花錦,“小丫頭不是也會功夫麼,怎麼不見你讓她上去,自己上去打架了呢,這不就是先挑事兒麼”。

“孟靜柔,你到底是哪夥的,這麼不讚同我做事兒的風格麼,咱們又不是第一天認識,你什麼時候這麼優柔寡斷啦”,沈花錦被孟靜柔念的受不了,有點抓狂。

“看看吧,別人一激你,你就受不了,怎麼還是”

秋天仿佛突然一下子來了,涼意陡增。偶然聽到那首《你怎麼舍得我難過》,就想起《藍宇》來。以前看的DVD是刪節版的,缺了雪地上唱歌的那段。今天又看一遍《藍宇》,才看到那一段。藍宇穿著略顯單薄的棉衣站在雪地裏,捍東讓他唱歌給他聽,他站得直直地用一本正經的樣子唱國際歌。後來他唱“對你的思念,是一天又一天,孤單的我還是沒有改變……”他唱得很認真,唱到後來的時候,捍東也輕聲地和著他。這歌原本也不是為電影量身定做的,甚至可以說,這歌在沒有《藍宇》之前,是一首常見到甚至俗氣的歌,可是自從看過《藍宇》,我每次聽到這首歌總感覺心裏冷冷的。

——“他叫什麼來著?”

——“藍宇。”

藍宇的名字就是以這樣一種似乎不經意的口吻被淡淡道出。

這個男孩,在《北京故事》的文字中,是憂鬱、蒼白而羞澀的。劉燁的眼神在許多場景裏是表現得很好的,尤其是在細膩感情的刻畫之處。他未經世事,眼神裏還閃爍著懵懂和清澈的光。劉燁能在初出茅廬之時就獲得影帝殊榮或許就是因為對角色性格特征的細膩把握。

在一本以第一人稱敘述的小說《北京故事》之中,作者是如何深情地回憶關於一個叫做藍宇的男孩的往事,那些細碎的記憶仿佛一如湧泉般噴薄而出。當文字都變成畫麵,藍宇的存在顯得更加具有打動人心的效果。我從來不是一個能夠理性地分析我愛的人或事物的人,麵對我愛的電影,同樣亦如此。關錦鵬是想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裏沒有他自己,有的是兩個男子的****。有人說,很多人被《藍宇》感動了,不是因為認同,隻是一種同情所升華的理解。從前的世俗視同性之愛為肮髒不齒言說之事,現如今似乎社會能夠更為寬容。但是,更多的人懷著對同性之愛的好奇心,甚至還有無知之人覺得這是一件很時髦的事情。我覺得簡直不可理喻。

相愛到底是一件怎樣的事情,我常常在想。我想大概就如《藍宇》的製片所說,“兩個人之間,無論性別是什麼,隻要彼此之間產生了真正的愛情,這樣的愛情就是美好的,幸福的。”愛上一個人其實是一件看似突然發生實則潛移默化的事情,太多的細節串起了屬於了兩個人的回憶。當你驀然發現你已經愛上一個人不能自拔之時,其實這件事早已發生,隻是這時才確認和直麵自己的內心。捍東對藍宇的愛亦是如此,他以為他隻是一時風流尋找快樂而已,他以為他自己是一個很傳統的男人,“一直都覺得長大了就該結婚生子“。他反複地給藍宇強調“我們隻是玩玩”,他說“兩個人要是太熟了,倒不好意思再玩了,也就是該散的時候了。”他以為他可以將這當作一段簡單而又一笑置之的情事,但他慢慢發現,他愛上了這個男孩。

記得初次看《藍宇》時,心裏一直有波瀾浮動。自己在心裏小心地數著他們每一次的見麵。他們第一次見麵,捍東是說話張揚的“陳總”,藍宇是念建築的窮學生。他用一千塊買走了他的初夜。看著藍宇用懵懂的眼神看著麵前的捍東,用搖頭來回答捍東提出的問題,捍東的世故更顯藍宇的單純。第二次再見時,藍宇說了一句讓捍東驚訝的話,這句話很簡單,他說:“四個月。”捍東一霎間甚至沒有弄懂這個時間概念的意思。藍宇說,離我們上次見麵,剛好四個月。捍東把自己的圍巾摘下來給穿著單薄的藍宇圍上,藍宇的笑裏帶著溫暖。這個戴圍巾的簡單動作用了很多次的鏡頭切換,反倒給了種講故事而非現實的感覺。第三次見麵,是捍東請藍宇吃飯,藍宇匆匆地背著書包進店門來,連連為自己的遲到表示歉意。他說他是坐公車來的。捍東說:“以後來見我就打的來。”第四次見麵,藍宇興衝衝地給開門的捍東一個擁抱,卻發現捍東身後的房間裏有著另外一個男人。捍東追他到電梯門口,電梯門將要關上之前,藍宇用一種失望的甚至略帶幽怨的語氣說了句“真是的,還頭一趟打的過來呢。”就這一句話,讓我的心裏難受了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