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促成合作:掌握促成合作的博弈策略(3)(2 / 2)

姑且不論豪瑟教授的“實驗門”事件是否屬實,但是從哈佛大學的處理態度,我們可以看出,哈佛大學對博弈對手的不誠信行為是無法容忍的,對不誠信的懲罰是非常嚴厲的。學術誠信對於每個學者都至關重要,對哈佛大學也非常重要。在豪瑟和哈佛的重複博弈之中,因為豪瑟學術不端的不誠信行為,哈佛大學果斷取消了他的全部課程。

一方麵,在豪瑟與哈佛大學的博弈中,雙方多年的默契合作因豪瑟的不誠信而停止。雖然豪瑟希望哈佛大學能夠繼續對自己采取“合作”的策略,繼續對他委以重任,但是當他喪失誠信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哈佛不會再與之合作了。因此,如果我們想要讓他人與我們合作,就一定要誠信。

另一方麵,對於哈佛大學來說,在博弈中因為選擇了不誠信的合作者,既喪失了自己的利益,也讓自己的學術尊嚴以及聲譽蒙受了不可估量的損失。因此,在人際博弈中,在決定是否對對方采取合作策略之前,最好能夠確定對方是足夠誠信的。

在博弈中,誠信是每一個博弈參與者應該具有的基本素質。在合作博弈的過程中,擁有正確的價值觀是至關重要的。具備誠信價值觀的人,通常會為了長遠利益、集體利益以及社會利益而放棄個人私利、短暫利益,從而采取與他人合作的策略。當然,這樣的人往往也是博弈中最受他人尊重和欣賞的人。相反,那些過於自我、自私、狹隘的人,經常是重複博弈中的首先背叛者,也因此受到公眾的譴責和排斥。

小薇和小麗在大學畢業後應聘進同一家公司工作。小薇工作非常認真,待人真誠有禮,同事和領導都很喜歡和她合作。而小麗雖然工作也很認真,但是她總是擺出一副高傲的樣子,為人處世非常自我,所以和同事之間的人際關係搞得很不好。一年之後,小薇升為部門主管,而小麗被迫離職。

上述故事是一個典型的人際交往案例。在人際博弈中,真誠是保證博弈雙方和多方穩固合作的基本前提,如果處處從自我出發,隻看個人利益,那麼很難有良好的人際關係。相反,待人處世以誠信為本,那麼不僅可以營造出良好的人際關係,而且對自己的未來和發展都有很大的好處。

博弈論原理認為,每個人都是理性的,但有時候為了保全集體利益應當要犧牲一些個人利益,因為沒有集體利益,個人利益也很難保全。這是合作能夠開始的前提條件。在無限次重複博弈過程中,合作是趨於穩固的,即使一開始背叛,最終也會走向合作。

在人際博弈中,無論是個人之間的博弈,還是個人與企業(群體)之間的博弈,人們都會根據你在前麵階段博弈過程中的行為是否誠信,決定後麵階段博弈中對你的策略。如果你在前一輪的博弈中是完全誠信的,那麼博弈對手就會繼續與你合作,並且以同樣的誠信回報你,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相反,如果你在前一輪博弈中虛假欺騙,那麼對方與你的合作可能就會中斷,對方也許還會對你做出懲罰,一旦博弈結束,你的利益將受到損失。

法國著名物理學家居裏夫婦就是誠信合作的典範。

瑪麗和比埃爾婚後的第二年,貝克勒爾教授發現了鈾鹽具有放射性,這一發現引起了居裏夫婦二人的濃厚興趣。瑪麗全心投入到實驗室中進行研究,很快比埃爾也加入進來,他們兩個始終堅持學術誠信,傾力合作,最終發現了兩種新元素。1903年,居裏夫婦和貝克勒爾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在人一生的漫長博弈中,重複博弈充斥於生活各處。誠信作為合作的基本前提也始終伴隨著人們。隻有堅持誠信待人處世的人,才能在重複博弈中始終處於優勢地位,最終得到理想的博弈結果。

博弈啟示錄

哈佛大學對哈佛心理學、進化生物學係教授豪瑟的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理,反映了哈佛大學堅持誠信的博弈理念。一旦發生不誠信行為,哈佛大學就會終止博弈。在人際交往中,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都要堅持誠信的原則,不要做首先背叛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