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笑林廣記》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個人去理發店理發,剃頭師傅剃得很不認真。剃完頭後,這個人非但沒有表現出不高興,反倒給了剃頭師傅兩倍的錢。過了一個多月,這個人又來這家理發店剃頭,剃頭師傅還記得上次的事,他覺得這個客人一定非常有錢且大方,為了掙更多的錢,他這次剃得特別認真細致,比上次多花了一倍的時間。剃完頭後,這個人不但沒多給錢反而給的比正常的還少。剃頭師傅很生氣,他問這個顧客:“我上次為您剃頭很草率,您還給了我兩倍的錢,這次我特別認真,怎麼給我這麼少的錢?”這個人說:“今天的錢我上次已經給過了,今天我給你的錢是上次剃頭的錢。”
這個故事正說明在有限次的博弈之中,如果在前麵階段博弈中一方吃了虧,那麼在最後一輪博弈中這一方必然會采取背叛的策略,以報複之前對方的背叛。在這個故事中,剃頭師傅之所以會上當是因為他並不知道對方已經將第二次博弈定為最後一輪博弈,因為在上一輪博弈中這位顧客假裝自己並不知道剃頭師傅的草率,他用多給錢的策略誤導了剃頭師傅,讓剃頭師傅以為博弈沒有盡頭,但是事實上這個顧客已經決定下一次將是最後一次。
由此可見,用合作的策略讓對方認為博弈會一直繼續下去,這完全是能夠實現的。在蘋果和微軟多年的博弈中,微軟Win7操作係統和蘋果雪豹操作係統相互對抗、爭奪市場,幾乎成為勢不兩立的博弈對手。然而,這種彼此的對抗而非合作,在很大程度上讓雙方的利益蒙受了損失,為此,比爾·蓋茨主動采取“合作”的態度,不僅資助蘋果,而且微軟的Mac事業部也不斷開發更多適合蘋果用戶使用的微軟軟件,蘋果也需要這些軟件來支持他華麗的硬件和係統。微軟實行“以德報怨”的合作策略,希望通過自己的合作策略將蘋果拉回到合作的軌道上來,畢竟對於這兩個強大的公司來說“勢不兩立”、“不死不休”式的最後的對抗博弈必然會導致兩敗俱傷,但如果能假裝博弈會一直進行下去,就能讓對方緩和爭鬥之心,采取合作,最終實現共贏。
在人際博弈中,假裝博弈沒有盡頭更有利於彼此合作,進而獲取更多的收益。而主動向對方展示出合作的態度或采取合作的策略,就是假裝博弈沒有盡頭的好方法。比如,在職場人際關係中,發年終獎時,老板因為不能確定員工來年是否能夠繼續留下來工作,因此所給的年終獎會很有限。那麼,員工為了促使老板采取合作的態度,給自己發放足夠的年終獎,即使自己有來年跳槽的想法也不能顯現出來,而要讓老板看到自己合作的態度,甚至主動采取合作的策略——向老板表示願意繼續留下來、更努力地工作。
總的來說,假裝博弈會一直進行下去是促成雙方合作,創造更多利益的好方法。
博弈啟示錄
在微軟公司和蘋果公司的博弈中,深諳博弈智慧的蓋茨采用合作的策略,然後根據蘋果公司的策略做戰略調整,假裝博弈沒有盡頭,以促使兩個公司合作,避免兩敗俱傷。實際上,在重複博弈中,假裝博弈沒有盡頭,主要是為了促成合作,當然偶爾也是為了個人利益。
誠信:合作的必要前提
2010年8月20日,哈佛大學學術委員會正式通告:哈佛大學心理學、進化生物學係教授豪瑟“將對其8項學術不端事件負全部責任”。一時間,哈佛大學“實驗門”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1992年,豪瑟成為哈佛大學助理教授;1998年,他獲得哈佛終身教職資格;他是學術界的明星學者,在心理學和進化生物學領域都頗有聲望。在這件事發生前,他還兼任哈佛大學教育學和神經科學研究生院主席等重要職務。
但因為“實驗門”事件,哈佛大學已經取消了豪瑟在2011年至2012年的全部課程。不過對豪瑟教授的學術不端行為的調查還未全部結束,為了嚴謹,哈佛尚未做出對豪瑟的具體處理意見。但根據了解,美國對學術不端行為的處罰主要有辭退,對其名下的實驗室實行強製監察,對研究經費申請以及指導本科生、招收研究生進行嚴格的限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