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促成合作:掌握促成合作的博弈策略(2)(2 / 2)

在現實生活中,道德可以化解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群體之間的利益衝突,維護整個社會的安定和諧。潛移默化中形成的道德感和責任感使得人們對不良行為進行不自覺地譴責,從而瓦解不道德人的利益鏈。這樣久而久之,社會上的不良行為就會受到抑製。

在人際交往中,道德也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比如一夜情,這種背叛婚姻的行為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因為社會基本道德的束縛,不會輕易跨出這一步。又比如,在職場人際博弈中,經常偷懶的人會被認為是不道德的,其他博弈參與者並不認同這樣的行為,會暗地裏譴責或是排斥與其來往,最後徹底將其孤立。因此,在道德的約束下,偷懶的博弈參與者不是沒有,但他一旦受到道德的譴責往往會重新回到“合作”的軌道上來。

不過,在日常生活的交際中,並不能隻依靠道德來保證博弈雙方的合作。因為在人際博弈之中,每個人的道德底線不盡相同,很多人會因為金錢、權力等因素出賣自己的道德。我們在以道德來保障均衡的同時,可以輔助其他一些博弈策略,諸如把博弈期限加長或用多種利益牽製對方,從而形成更加可靠的“合作”保障。

博弈啟示錄

在自我利益和社會利益間,蓋茨選擇了回饋社會,這正是道德力量對他的影響。由此可見,道德可以保證博弈的均衡。在重複博弈中,道德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約束手段。

假裝博弈沒有盡頭

在微軟和蘋果的重複博弈中,很多人都以為蘋果和微軟之間是勢不兩立的競爭對手,而微軟Win7操作係統和蘋果雪豹操作係統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但是事實上,微軟和蘋果之間是競爭與合作並存的。

微軟研發的Word和Excel的第一個版本最先是在蘋果的Mac平台上銷售的,那段時間微軟有將近三分之一的業務是建立在蘋果的Mac平台上。

1997年,蘋果遭遇了資金周轉危機,比爾·蓋茨曾向蘋果投資1.5億美元以幫助蘋果渡過難關。同一年,微軟成立Mac事業部,近230名分布在雷德蒙總部、矽穀和北京的Mac產品專家共同組成了這個團隊,這是除了蘋果之外規模最大的專注於Mac機產品開發的團隊。

在微軟和蘋果的博弈中,哈佛大學出身的比爾·蓋茨深諳博弈論的原理。於是,蓋茨假裝和蘋果之間的博弈是無限次的,他首先表現出合作的態度,選擇以德報怨的策略,以促進兩個公司之間的合作,避免兩敗俱傷,維護公司的長遠利益。

根據博弈的次數,重複博弈可分為有限次重複博弈和無限次重複博弈兩種。在有限次博弈中,因為博弈雙方都知道終點在哪裏,所以在最後一輪博弈中選擇背叛策略的概率會很高。運用倒推法進行分析,無論這個博弈進行多長時間,如果預測到最後一輪會被欺騙,那麼就會提前一輪選擇背叛策略,這樣一來倒數第二輪就成了最後一輪博弈,還是難以擺脫被欺騙的結局……如此推理,第一輪博弈就變成了最後一輪,那麼雙方之間的合作也就無法開始。顯然,有限次博弈對於雙方合作以取得更多利益來說是不利的,因為在有終點的博弈中,對於博弈者來說,背叛是一種優勢策略。那麼,我們能不能像比爾·蓋茨一樣用合作的策略讓彼此的博弈變成無限次,從而促使對方采取“合作”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