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蜈蚣博弈:瞻前顧後的必要性(1)(2 / 3)

在現實生活中,逆推歸納法失效的情況有兩種:第一種,逆推結果不符合雙方最大利益,因而博弈雙方放棄逆推歸納得出的策略;第二種,跟博弈雙方的彼此信任程度有關:博弈雙方彼此信任程度和默契程度越高,逆推歸納法就越難產生作用;相反,博弈雙方信任程度和默契程度越低,逆推歸納法就越容易產生作用。

在員工和公司的蜈蚣博弈中,當公司的待遇不能滿足員工需求的時候,員工就會選擇背叛策略,跳槽到對自己更有利的公司。而在員工與員工的蜈蚣博弈中,當彼此不再信任的時候,他們也會選擇背叛策略。

逆推歸納法有其特定的適用範圍,它隻在特定條件下才有效。所以我們不能拋開特定條件,籠統地談逆推歸納法的有效性,同時也不能因為某些時候逆推歸納法與實際不符而徹底否定它。總之,在蜈蚣博弈中,適當的前提和條件下逆推歸納法是一種有效的、實際可行的方法。

博弈啟示錄

在“蜈蚣博弈”中,人們的實際行動和理論預測並不相同,兩者之間有矛盾,這就是蜈蚣博弈的悖論。在人際交往中,當博弈雙方彼此不再信任或是其中一方選擇背叛可以得到更多利益的時候,逆推歸納法就奏效了。

不要忘記你的目標

竺可楨,他是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開拓者,建立了中國曆史上第一個地學係,也是最早研究台風和季風氣候的學者。

竺可楨,祖籍浙江紹興,他自幼就了解氣象對農業以及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很小就立誌從事氣象事業,為祖國做貢獻。

1910年,他公費留美,因為考慮到我國是農業大國,他選擇進入美國伊利斯諾大學農學院讀本科。

1913年夏天畢業後,他進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地理係專門研究氣象,1918年夏他獲得哈佛大學氣象學博士學位。同年秋,他回到祖國,進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擔任氣象學和地理學教授,並籌建了東南大學,建校後任地學係主任。此後他又在南京北極閣創建了氣象所,1920年他出版了中國近代第一本氣象學專著,一直到1936年4月,他一直致力於氣象觀測、天氣預報和廣播等事務,積極推動了我國氣象學的研究和發展,並且培養了大批氣象人才。

抗日戰爭期間,浙江大學多次遷移,當時條件非常艱苦,他的兒子和妻子先後病逝,盡管如此,他也始終堅持自己的目標,沒有中斷氣象研究。1948年他被選為中國研究院院士,擔任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長的職務。

自1917年開始,竺可楨就養成了寫氣象日記的習慣。但是因戰亂,隻有他從1936年到1974年7月2日逝世那一天的日記得以保存,38年零37天,他一天也沒有中斷這種習慣,直至死亡!數年如一日的記錄日記對一個常人來說都很難堅持,何況是竺可楨這樣一個工作繁忙的科學家!選定自己的目標,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不放棄的人少之又少,但竺可楨卻做到了。

在人生博弈中,有一件事是不能忘記的,那就是你的目標。“蜈蚣博弈”中的倒推法,其最大效用就是可以幫助你記住你的目標,它讓你清晰地記住你現在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實現最終的目標,不會輕易迷失方向。

當然,你沒必要時刻使用倒推法,但是你要時刻記住自己的目標,不讓人生的船偏離航向,否則你所做的一切都毫無意義,你也永遠不可能得到理想的結果。

一位老師常常給學生們講這樣一個故事:“在一個樹林裏,三隻饑餓的獵狗將一隻土撥鼠定為晚餐目標,他們不停追趕,這隻土撥鼠逃到一個樹洞裏。這個樹洞隻有一個出口,後來從樹洞裏跑出一隻小豬,小豬看到獵狗嚇得瘋跑,後來小豬爬到一棵樹上藏了起來,但是緊張沒坐穩,摔了下來,正好砸死了樹下觀望的三隻獵狗。最後小豬跑了。”

故事講完之後,這個老師問:“同學們有什麼疑問嗎?”

學生們說:“小豬既跑不過獵狗,小豬也不會爬樹,還有,一隻小豬怎麼可能砸死三隻獵狗?”

老師繼續說:“你們都注意到土撥鼠了嗎?土撥鼠到哪裏去了?”學生們這才意識到因為小豬的出現,大家都忙著想它的問題,竟然忘了獵狗的晚餐目標是土撥鼠。土撥鼠從學生們的腦海裏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