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獵鹿博弈:“好漢”也要有人幫(1)(3 / 3)

我國古人很早就懂得尋求他人幫助的道理。《論語》中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聰明好學,不把向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在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問題時,我們可以選擇向他人請教,尋求他人的幫助,沒有必要覺得不好意思,覺得沒麵子。事實上,與向他人尋求幫助的人相比,不懂裝懂或是打腫臉充胖子的人更加讓人看不起。

在人際交往中,善於尋求他人幫助的人往往更容易獲得他人的好感,也更容易有所成就。

比如,在職場中,如果你所有的工作都倚靠自己的能力和專長,而不懂得尋求同事的幫助,那麼你不僅會工作得十分辛苦,而且會始終處在棘手的問題中無法脫身。相反,如果你懂得向同事尋求幫助,你的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而且和同事之間的互幫互助,還能使你在公司的人際關係向良好的方向發展。

不吝惜向他人尋求幫助,身邊的每個人都會是你的資源,這樣做什麼你都會得心應手、事半功倍。

博弈啟示錄

不吝惜向他人尋求幫助,不僅可以幫助你更快地實現自己的目標或計劃,而且這種相互幫助的交流也可以為你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現實中,無論是出於什麼原因,我們都不應該拒絕這種有百利而無一害的博弈策略。

把自己的優勢分享給別人

羅伯特·奧本海默,是聰慧的天才,三年完成了普通人四年的學業,1925年以哈佛大學榮譽學生身份畢業。他是美國著名物理學家,曼哈頓計劃的重要領導人,美國的“原子彈之父”。

奧本海默在物理學和化學方麵都很有造詣,他的思想、才華和非凡的領導力,讓他具有別人無可匹敵的優勢。

1942年,他加入了一個物理學家團體,共同進行原子彈的研究。當時主持美國政府“曼哈頓工程”的戈羅夫斯將軍非常欣賞奧本海默的才華,他不顧眾人反對任命奧本海默為洛斯·阿拉莫斯實驗室的主任。然而,奧本海默並未因為他人的排斥就獨善其身,他與他人分享自己絕妙的想法、計算方法,甚至以往的研究經驗。就這樣,在奧本海默的帶領下,1945年7月16日,美國第一顆原子彈成功爆炸。奧本海默一直和自己的工作團隊分享自己的優勢資源,而其他成員竭力配合奧本海默,也同樣和奧本海默分享自己所擁有的優勢。在這種每個人都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優勢的情況下,原子彈才能如此快地問世,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在“獵鹿”博弈中,和他人分享自己的優勢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是具體化的最優策略之一。人類是群居動物,合作是人類非常重要的生存方式。無論是國家大事還是日常生活小事都需要人們進行資源共享、優勢共享,其區別隻是領域和形式不同而已。把自己的優勢分享給別人是合作策略的一種具體體現。奧本海默把自己的優勢分享給自己的合作夥伴,進而帶動團隊的其他成員也與人分享自我的優勢,從而大大增加了團隊的優勢,最終不負眾望完成了“曼哈頓工程”。

在人際博弈中,如果能夠與他人分享自己的優勢,往往總能夠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反之,則很有可能給自己帶來消極影響,讓自己蒙受損失。

曾經有一個農民從別的地方得到了一種水稻良種,他種植一季之後發現自家水稻產量大增。鄰居們都很好奇他家的稻田產量為什麼那麼高,但是這個農民私心很重,他害怕別人超過他,所以他並沒有告訴鄰居們實話。然而到了第三年,他的良種不但沒增產,反而產量銳減,他損失慘重。這個農民非常不解,認為這是別人對他使壞的結果,後來他請教了農業專家才知道是怎麼回事。良種周邊都是普通的水稻,因為花粉傳播的影響,他的種子發生了變異,所以良種變成了次種。

這個農民的故事向我們展示了不願意共享的後果。實際上,假如這個農民和他的鄰居們分享了這個水稻良種,他不會蒙受損失,而大家也能得到增產的實惠,他的良種也不會變成次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