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智豬博弈:比爾·蓋茨與IBM的博弈(1)(3 / 3)

在約翰遜公司和佛雷公司的商業博弈中,佛雷公司就是“智豬博弈”中豬圈裏的“囚徒”。

在人際博弈中,“智豬博弈”的情況經常出現,而這正好為很多“小豬”提供了特別有效的發展和成長方式——“借勢”。我國古代兵書《孫子兵法》中寫道:“樹上開花,結局布勢,力小勢大,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也。”利用他人的優勢形成對自己有利的局麵,即使能力有限,也能取得相當不錯的成就。而如果成為“大豬”、“囚徒”,顯然是糟糕的,我們要謹防做豬圈裏的“囚徒”。因為一旦成為“大豬”、“囚徒”就會麵臨兩難的局麵:努力行動起來吧,不甘心為他人做了嫁衣,而自己所得頗少;不行動吧,會一無所有,會“挨餓”。當然,如果真的成為“囚徒”,最優策略還是行動起來,至於那苦澀的、不甘的心情就隻有自己安慰自己、自我調整了。

博弈啟示錄

從比爾·蓋茨對“智豬博弈”模型相關博弈智慧的運用,我們可以得到啟示:無論是職場中與同事、領導之間的交往,還是生活中跟家人、朋友之間的交往,除了真誠待人之外,還要懂得人際博弈的技巧,懂得借身邊人的“勢”,創造對自身更為有利的生活和發展環境。而當我們被他人借“勢”了,也不要太過糾結,不管怎麼說,能幫人總是好的。

如何防止搭便車

在微軟和IBM的博弈中,微軟作為一個年輕小公司和IBM合作,就是一個典型的搭便車案例。微軟為IBM的新計算機提供MS-DOS操作係統的使用權,從而使IBM這個“藍色巨人”在為自己的新計算機做宣傳或廣告的時候,也無形中為微軟做了宣傳。搭乘IBM這輛大車,比爾·蓋茨和他的微軟很快被業界所熟悉,為自己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但從另外一方麵來說,微軟這種“搭便車”的行為,對IBM是不利的。有鑒於此,比爾·蓋茨為了避免自己陷入同IBM一樣的困境,他將操作係統的技術嚴格地掌握在自己手中。這才是博弈論智慧的真正運用,即既攻且守。

“智豬博弈”告訴我們,誰選擇去踩踏板,誰就會為整體做出貢獻,但是所得並不與付出成正比。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想做不勞而獲的“小豬”,想少付出多回報。在審時度勢後,我們能做“小豬”,搭便車,當然不能錯過,但在自己努力的同時也要防止他人搭便車,從而避免所得太少。

在人際博弈中,我們常常可以碰到搭便車的現象。職場中,公司裏總有一些人比較懈怠,但是由於公司懲罰製度不嚴,他們舒舒服服地做起了“小豬”,而另一些“大豬”則不得不在忙完自己的工作後,幫他們把落下的工作做完。最後,“小豬”還拿到和“大豬”一樣的獎金,這讓辛苦的“大豬”非常不平衡。那麼,如何才能防止他人搭便車呢?

從比爾·蓋茨的策略中,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將自己的付出“專利化”,這樣利益就明晰了。而針對辦公室中搭便車的現象,最佳的策略是對公司每個職位的權利、責任和利益進行清楚的規定,獎罰分明,讓那些“小豬”們有危機感,進而不敢再搭便車。不過,如果是善意的“搭便車”也無可厚非,比如在與朋友、親人的人際交往中,誰有了困難,完全可以借助身邊人的能量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