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法律製定者(2)(2 / 3)

有個拉棲戴蒙人看到人們很安逸坐在座椅上,就說道:“我可不希望來到那裏的時候,老得連可以讓座的人都沒有了。”總之,他們的答複極其簡練而且一語道破,有人提出很適當的評論,斯巴達人的特質與其說是體能的操練,不如看成智力的激蕩。

21

斯巴達人對於音樂和文藝的教導,關心的程度不下於培養風雅的談吐和高尚的氣質,他們的詩歌非常生動充滿沛然莫之能禦的精神,能夠激勵並且掌控聽者的心靈,鼓舞全副熱情投入積極的行動;至於就體裁和措辭而論,非僅平實無華而且絕不裝腔作勢;主題總是真誠嚴肅帶有教誨的意味;讚揚保衛國家陣亡沙場的英雄人物,再不然就是嘲笑貪生怕死的懦夫【69】;他們認為前者何其幸福而光榮,後麵這類人的生活在他們的描述之下,悲慘可憐真是生不如死。

拉棲戴蒙人也會宣揚他們肩負的任務,炫耀自身已有的成就,這些歌頌的言辭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有區別;例如在莊嚴的節日慶典有三個合唱團,第一個由老人組成,第二個是青年,最後一個是兒童。老人開始唱出:

吾輩青春少壯時,

力拔山兮氣蓋世;

青年大聲應和:

英雄有後幸何之,

敵寇膽敢來比試;

兒童最後結尾:

勇冠三軍誰家子,

年少不輸淩雲誌。

確實如此,要是我們把一些至今仍在流傳的作品,與他們趕赴戰場用笛子吹奏的曲調,不怕麻煩仔細研究一番,就會發現特潘德(Terpander)【70】和品達的說法很有道理,詩歌旋律與英勇殺敵的關係密切。特潘德頌揚拉棲戴蒙人:

允文允武誌氣豪,

閭巷之間存公道。

品達也有這樣的詩句:

明君良相之運籌帷幄兮

勇士持長槍以決戰;

克敵致勝唯載歌載舞兮

仕女奉冠冕以展顏。

經由兩位名家的描述,知道斯巴達人對音樂的愛好不下於武藝的擅長【71】,在他們一位詩人【72】的筆下:

手拂倚天劍,

起舞伴琴聲。

因而他們在趕赴戰場之前,國王先要向九位繆斯(Muses)【73】獻祭,表示自己曾受良好的教養,著手的行動經過正確的判斷,鼓勵公民建立不世功勳,能夠名垂青史。

22

隻有到了作戰的時刻,拉棲戴蒙人才會略為放寬嚴苛的紀律,允許他們燙好頭發加以裝飾,手裏拿著貴重的武器,身上穿起華麗的衣裳,這些青年在大家的眼裏就像一群鬃毛飛揚的駿馬,不停的嘶鳴急著出賽。他們等到長大成人以後,特別注意頭發的型式,前麵要分開來梳理整齊【74】,特別是出兵的日子更是一絲不苟,像是遵照立法者的指示:滿頭美發使英俊的麵孔容光煥發,醜陋的人要是東施效顰就會望之生畏。他們到達戰地,操練就會適量的減輕,飲食沒有以往那樣粗糲,軍官的態度也不像從前那樣嚴厲,所以斯巴達人是世界上唯一的民族,可以借著戰爭獲得休息。

他們的軍隊排成方陣【75】,開始接敵行動之際,國王用一隻山羊獻祭,向士兵下令將花環戴在頭上,笛手吹奏卡斯特(Castor)【76】讚美詩的旋律,自己大聲念出凱歌的辭句,當做前進的信號。步伐合於節拍,陣式井然有序,心情毫不緊張,麵容非常安詳,跟著樂聲平靜而愉快地向前行,顯現的景象看起來真是莊嚴而又恐怖。人要是處在這種情緒之下,不會產生畏懼的感覺,或者表現憤怒的衝動,好像受到神明的嗬護和指導一樣,從容不迫的勇氣充滿希望和信心。

國王的身旁總是有人護衛,這個人通常是在奧林匹克競賽中獲得優勝;據報導有個拉棲戴蒙人可以擁有昂貴的禮物,條件是不報名參加競賽,還是為他拒絕;他在費盡力氣製伏對手以後,觀眾中有人問他:“這位拉棲戴蒙來的老兄,現在你獲勝可以得到什麼好處?”他麵帶微笑回答道:“我能隨伴國王一起作戰。”

斯巴達人隻要打敗敵軍,接著就會發起追擊直到確保勝利為止,然後發出收兵的信號;他們認為對放棄抵抗的人還要趕盡殺絕,是一種卑鄙惡劣的行為,有虧希臘人高尚的品德。這種對待敵人的方式不僅可以表現出寬大的氣魄,也是一種極其高明的策略;對手要是知道他們隻殺死全力抵抗的戰士,赦免其餘的人員,就會把逃走當成獲得個人安全最好的辦法【77】。

23

按照詭辯家希庇烏斯(Hippius)的意見,萊庫古本人就是功勳彪炳的戰士和經驗豐富的將領;斐洛斯提法努斯(Philostephanus)認為他最早編組騎兵,每一隊有50名在接戰之際排成方陣;然而費勒裏亞人德米特流斯的說法完全相反,認為他在天下太平的年代製訂所有的法律。我之所以把他視為天性善良和愛好和平的人士,那是因為經由他的努力和安排,奧林匹克競賽獲得神聖的休戰,大家在這段期間不得使用武力;不過赫米帕斯告訴我們,萊庫古並未參與其事,完全是伊菲都斯製定相關的法令;萊庫古隻不過遇到偶然的機會,以觀眾的身份參加盛會。等他到了那裏以後,因為以往他並不鼓勵同胞參加這種集會,聽到一個打招呼的聲音從後麵傳來,表示責難和驚奇之意;等他轉過身來看不到人,斷定那個聲音來自上天,使他馬上去見伊菲都斯,幫助製定節慶的祭典儀式,由於他的盡心盡力,獲得卓越的成效馳名於世。

24

還是繼續談談拉棲戴蒙人的事情。他們長大成人以後仍舊受到紀律的約束,沒有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整座城市就像一所軍營,人人都有分配的口糧和指派的任務,生命不是為了達成個人的目標而是國家的整體利益。因此,他們要是沒有接奉其他的指示,就會探望男孩操練的狀況,教導他們一些有用的事情,自己也向有識之士不恥求教。萊庫古不讓他的同胞從事低賤和工匠的行業,使得他們有很多空閑的時間,等於給他們謀取最大的福利;在一個財富無法給人帶來榮譽和尊敬的國家,無需為了賺錢四處奔波看人臉色。希洛特人為他們耕種田地,每年繳納指定數量的實物,一點都不用他們操心。

因此可以說明一件事,有位拉棲戴蒙人正在法院開庭的時候到雅典,聽到說有位市民因為沒有工作遭到罰鍰【78】,前來慰問的朋友就把這位心情沮喪的家夥護送回家,拉棲戴蒙人感到大為驚奇,要他的友人把這位過自由自在生活而定罪的人指給他看。他們認為把時間和精力花在工匠技藝和賺錢謀生,等於是貶低自己的身份和人格。根本用不著解釋,一旦金錢禁止流通,訴訟接著馬上消失,現在他們之間不會出現貪婪和貧窮所帶來的問題,大家處於平等的地位而且具有獨立的人格,所謂平等是每個人的所需都可獲得供應,所謂獨立是每個人的所需真是微不足道。他們的時間除了在戰場,都用在合唱和舞蹈、舉行各種慶典、打獵、參加訓練場的操演,以及前往公眾談話的場所。

25

任何人未到30歲不得進入市場,家庭必需品的獲得由親屬或愛慕者代辦,長者也不宜經常出入市場以免聲譽受損,更為適當的地方是訓練場和談話廳;在那裏把閑暇的時間很合理的用於意見的交換,不會提到賺錢的方法和物品的價格,多半是對某些值得探討的行為進行批判;表現優異的人會受到表揚,有人要是遭到譴責也都出於輕鬆和嬉笑的態度,即使提供個人的忠告或改進的意見,也不會擺著一本正經的模樣【79】。萊庫古本人也不是過分嚴肅的人,根據索西庇斯(Sosibius)【80】的說法,他供奉“喜神”小小的雕像。歡笑的氣氛帶進他們的晚餐和娛樂的場所,可以說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事,對於嚴苛而艱苦的生活不啻最甜美的點心。

總結來說,他要用這些方法養成公民的習性,是不願也不能過離群索居的生活;一切以公眾的福利為目標,大家要像一群蜜蜂聚集在領袖的四周,熱情澎湃的公德心使他們到達無私無我的境地,要把整個身家性命奉獻給國家。他們的格言警句最能表現出這種情操。披達裏都斯(Paedaretus)沒有被選入一個三百人團【81】的名單之中,帶著喜悅的笑容回到家中,他說很高興能知道斯巴達至少還有300個人比他更好。

波利克拉蒂達斯(Polycratidas)和其他幾位被派為使節,去見波斯國王的將領,被問到是以私人還是官方身份前來,他回答道:“要是事情辦成就是官方身份;否則隻算是私人來訪。”阿吉裏歐妮(Argileonis)問幾位來自安斐波裏斯(Amphipolis)的人士,她的兒子布拉西達斯(Brasidas)是否勇敢戰死,不愧為一個斯巴達人;大家異口同聲讚譽她的兒子,說沒有哪位斯巴達人比他更為英勇,阿吉裏歐妮說道:“各位無須過度稱許,我的兒子布拉西達斯是一位優秀而又勇敢的戰士,斯巴達還有很多比他表現更好的人。”【82】

26

我在前麵已經提過,元老院是由協助萊庫古完成計劃的人士所組成;後來他下達命令,凡有空缺要遴選60歲以上,表現優異而又資格最合的長者遞補。如果大家努力爭取,在我們看來也是無足為怪的事;這種人選的條件不在於行事迅速或者身強力壯,而是足智多謀而又品德高尚,拔擢頂尖的一流人才更為重要;對於他的長處和優點所給予的酬勞,就是授予國家最高的權柄,掌握人民的生命、自由和利益;請問人類之間還有哪種競爭能獲得比這更大的光榮呢?選舉的方法有如下述:人民集合起來以後,幾位指定的選務人員關在靠選舉地點很近的房間,他們看不見外麵的人也不會被外麵的人看到,隻能聽到會場中群眾發出嘈雜的聲音;就像當時其他各種事務一樣,根據人民的叫喊聲進行評比,做出選舉結果的判定。接著進行選舉的程序,競爭者並不是一起出現在人民的麵前,要按照抽簽的順序一個接一個,不發一言從會場中間通過;被關在房間的選務人員都有可以寫字的桌子,用筆記錄和注明每次叫喊聲音的強度,他們不知道這些叫喊是為哪一位候選人而發,隻能列出每次叫喊經過評定,得到第一、第二、第三的名次;得到最多和最大歡呼聲音的人,就被宣布為當選的元老院議員【83】。

他們為新當選者戴上一個花圈,列隊到所有的廟宇去向神明謝恩;很多年輕人跟在後麵不斷頌揚,婦女也唱出優美的詩歌,對於他的生活中充滿德行和幸福讚不絕口;他在繞行全城的時候,親朋好友都會為他擺席接風,並且說道:“整個城市都要舉行宴會向你致敬。”他不能接受款待,還是像往日一樣到公共食堂用餐,隻是多給他打一份而已;他把額外的一份放在旁邊,等到晚餐完畢,門口等著一群有親屬關係的婦女,他就向其中最受他尊敬的人打招呼,把留下那份食物送給她,並且說他得到額外的飲食,是受人尊敬的象征,現在很高興轉送這份榮譽;於是這位女士會得意洋洋被一群婦人簇擁回到家中。

27

萊庫古為喪事立下很明智的規定:首先是要祛除所有的迷信行為,同意把死者埋葬在城內,甚至在各個廟宇的四周,目的是要年輕人習慣這種狀況,見到死人不會感到害怕,就是接觸屍首或是踩到墳墓也不會覺得不吉利。其次他下令不許陪葬,除非是一些橄欖葉或包裹屍體的紅布。陣亡疆場的戰士或死於生產的婦女【84】,可以將名字刻在墓碑上麵,此外任何人都得不到這份榮譽;守喪的時期訂得很短隻有11天,等到第12天在向西瑞斯(Ceres)【85】女神獻祭以後,喪期宣告結束。因此我們可以見到,他一方麵在大刀闊斧刪除各種繁文縟節,而在另一方麵,對於能夠表現推崇美德和蔑視惡行的必要事物,任何細微末節都不放過。他使得拉棲戴蒙到處充滿良師益友的證據和楷模,人們從幼年就耳濡目染,必然養成高尚的習性,精進美德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