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靠近他,溫暖他,走進男孩的內心世界(2)(3 / 3)

如果父親是正直、誠實、可信賴的,且能關愛他人、自律、並能用心經營自己家庭的男人,那麼男孩也會受到這些優良品質的影響,將來更有可能成為一個對社會、對家庭負責的男人。可見,父親的榜樣作用在培養優質男孩的過程中的重要性。那麼,就讓自己做一個優秀的父親,從而打造出一個優秀的男孩吧。

“心中有愛”是父母給孩子的最好禮物

康德說:“在晴朗之夜,仰望天空,就會獲得一種快樂,這種快樂隻有高尚的心靈才能體會到。”感恩就是這樣一顆善感快樂的高尚心靈,它是愛的根源,也是快樂的必要條件。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不僅有父母的殷切期待,也承載了父母太多的心血,因此,男孩的每一絲進步都應該得到鼓勵,然而最值得家長高興的是男孩那顆純真的愛心,這顆愛心純真而自然,需要家長的嗬護與珍惜。

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根本就不懂什麼叫愛,什麼叫感恩。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父母抱怨,自己幾乎把所有的東西都給了孩子,可是孩子卻認為這些都是理所當然的,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要回報父母。隻要有好吃的東西,小男孩會全部霸占在自己的手裏,他甚至不願意把這些東西分給年邁的爺爺奶奶。另一方麵孩子對於父母又有很強的依賴性,有的男孩到了十一二歲的時候還不會自己穿衣服。這種現象並不少見,這些孩子總是一味地向父母索取,從來沒有想過父母的艱辛。

有人曾經說過這樣的話:“隻知道一味地索取從來不想付出,隻懂得愛自己,從來沒有學過如何愛他人,這是很多獨生子女的通病。”雖然說這句話多少有些偏激,但是畢竟從一個方麵來展示出了現在的孩子的一些不可忽視的特點。讓孩子擁有一顆愛心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環,這也是父母首先應該讓孩子學會的東西。可是現在的父母都把自己的孩子當成掌上明珠一樣地供養著,他們給予了孩子太多的愛,但是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愛心教育。很多男孩出現很自私的現狀,父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古人說:“人之初,性本善。”很多孩子都有自私自利的表現,但它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而是父母對孩子的溺愛、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所導致的。就像隻管耕耘不問收獲,父母的溺愛是導致孩子變得自私的罪魁禍首,用這種愛培養出來的孩子是不會有愛心的。

毋庸置疑,當代社會中的競爭日益激烈,男孩在將來又要承擔起家庭和社會的雙重責任,為了能夠讓孩子在將來有一方立足之地,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家長花費了大量的精力來培養孩子的智商。父母不惜重金給孩子提供優越的物質條件,可是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愛心教育,沒有給孩子提供奉獻愛心的機會。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孩子的性格、習慣、品質、心理對孩子的成長來說更加重要。有的父母認為給孩子多點關心和疼愛,等他長大了,他就會孝敬父母、疼愛父母。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你沒有給孩子學習關愛的機會,他們怎麼會懂得關愛你呢?

家長在給予你的男孩關愛的同時也應該給他表達自己愛心的機會,給他創造一定的條件,否則的話,一旦孩子隻知道索取不懂得奉獻,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覺得父母關心他們是理所當然的,最終他們也將會成為情感上的貧窮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男孩雖然在成長的過程中表達出了自己的愛心,可是卻被家人當做是“犯傻”而遭到了批評。例如,有的孩子想給流浪狗喂食吃,就會被父母當做是多事;還有的小孩要給路邊的乞丐錢,則會被成年人嘲笑為幼稚。這時候孩子的愛心就被扼殺在了萌芽的狀態之中,這對於年幼的男孩來說是一種很大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