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陳承宇把敦煌莫高窟裏的珍貴古籍妥善存放於軒轅國博物館之後,馬不停蹄,直飛到複活節島,下降加滿燃油等補給之後,繼續起飛至秘魯上空,前去尋找馬丘比丘古城。
陳承宇在廣播裏要求各行動組員,用望遠鏡搜索地麵,首先找到一個很大的湖。這裏的山最高海拔有6,000多米,山上覆蓋著厚厚的、終年不化的積雪,景色不錯,就是太冷了,眾人連連喊冷,幸好陳承宇準備有棉衣。
但是飛艇上升到海拔6000米時,麵臨缺氧,眾人隻覺呼呼急迫,臉紅氣喘,而且飛艇的動力也急劇下降,陳承宇急忙下令飛艇降到海拔4000米處,前麵的高山隻能是采取繞的方法飛過去。
飛艇在群山中繞來繞去,飛艇上的機械師在不斷調整著氣囊的壓力,以應對山區的亂流,陳承宇為了安全著想下令沿著山峰之間的河流走,逆著河流走。估計這裏的河水源頭就是要尋找的湖泊。
“報告!左麵發現有一個大湖泊。”
陳承宇用望遠鏡看去左麵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湖泊,它四周的群山終年積雪,融化的雪水源源不斷地補充這個湖泊,這個湖處在海拔3800米的高山上,更接近天空,湖水比天空更加湛藍,
這就是“的的喀喀湖”,這個湖的麵積很大,有8300萬平方公裏,是南美洲最大的湖泊,是印弟安人心中的聖地,也是馬鈴薯的發源地。找到“的的喀喀湖”就有了參照物了。
陳承宇下令飛艇向西南方向前進,在飛了大約400多公裏後,陳承宇命令行動小組用望遠鏡,看向地麵,但凡有大型建築物或是河流,都要報告。
陳承宇用飛艇上的廣播告訴大家:這次去尋找的是一片古城,在雪山下麵,三麵臨水,古城全部用石頭砌成,裏麵不但有黃金,還有眾多的文物,我們要把這些東西全部搬回去,以供研究。
飛艇就在這一帶沿著河流轉悠。一直轉了2天,終於發現了後世所稱的馬丘比丘古城:這是一片用巨大的花崗石建成的古城,總共近200座建築,包括:
宮殿、神廟、祭壇、廣場、街道、水道、監獄、倉庫等一應俱全。還有3000級石階,有的石階是直接在岩石上鑿成的,房屋全用巨大的石塊堆壘而成。
每一塊都是以噸計的巨石,石與石之間,沒有任何粘接物,但是粘合得緊密到連小刀也難以插進去。古城中間還有一個“神聖廣場”,有一座巨大的日晷,這是古印加人通過它來測定時間。古城下還有一層層梯田,從遠處的雪山引來了雪水,澆灌農田……
飛艇降落在古城中間的廣場上,陳承宇命令100名隊員把所有有價值的物品全部搜拿集中到廣場來。
此時不搬走這些物品,29年後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希拉姆?秉漢姆一樣把所有的文物等物品搬運回美國。而且拖了很久也沒有還回去,而陳承宇計劃立法規定至21世紀初,所有文件還回秘魯政府。
當天就清理出2,000多件文物,以及20多噸金銀,嚇了陳承宇一跳:前世沒有說有金銀啊,隻說秉漢姆教授拿了5,000多件文物。現在還隻清理了五分一的地方,看來飛艇是裝不完了,急忙發報聯係複活節島上的杜克科研基地,近日有沒有船到。
對方回電說:補給船卸下糧食等等補給物品後剛剛開走了。
陳承宇馬上叫對方發電報叫補給船調頭,在複活節島科研基地待命。
第二天陳承宇叫隊員把搜到的黃金白銀等裝在飛艇一層,文物搬上二層。到中午時分,看看裝了四五十噸,馬上令飛艇升空送到複活節島上裝船。
一連忙了七天,共清理出文物一萬三千餘件,黃金白銀(包括飾品)二百多噸。就在準備撤退的時候,陳承宇忽然想到北麵山後有個月亮神廟,於是叫上5人跟自己過去看看,他們驚訝的發現,高大的神台竟然全部用金塊堆砌而成。陳承宇算了算體積,竟然有140多立方米,按每立方米19.32噸計算,這都有2,319噸黃金了。屋頂還鑲嵌著閃閃發光的寶石。
陳承宇隻好下令裝上飛艇運輸,來回跑了四五趟,才把這批黃金運到船上。為了預防不測,陳承宇呼叫四艘軍艦過來護航,軍艦沒到之前,隻好用飛艇護航,一路上,陳承宇真擔心萬一發生海難,這二三千噸黃金就完了,以後怎麼還給秘魯。幸好一路平安,回到加裏曼丹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