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隻是最後麵有一個總統特赦令:目前在杜克公司工作的華人可以自由出入美國國境,但必須在限定日期內辦理好美國護照。
這是總統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爾德與國務卿詹姆斯?布萊恩爭取得來的。同時陳承宇接到了加菲爾德的電報:“親愛的朋友,我很抱歉,我能做的隻有這麼多。”陳承宇回電:“謝謝你為我所做的,我會記住你的友誼。”
在排華法案出`台期間,清政□府對美國多次提出抗議,並派出駐美總領事陳蘭彬交涉,但美國無動於衷,清政□府明知美國排華後果嚴重,也不敢采取報複措施,以而步步退讓,於1884年與美國簽訂新條約,10年內禁止華工赴美,這一新條約標誌著清朝問題間接承認美國排華法案的合法性。此是後話,暫且不題。
排華法案,真的出來了,陳承宇反而沒有上次那麼激動了,不就是1美元一天嗎?美國不讓你們去賺,我這邊大把地方工作一天給你們1美元,我還需要幾百萬華工呢。
排華法案出籠,引來大清報紙罵聲一片,就在報紙上還在大罵美國的時候,隻要在清國稍有名氣的報紙,都刊出了一個半版麵的廣告,都登了一則招工廣告:
《日薪1美元,杜克實驗室海外基地歡迎同胞們到來工作》
杜克集團名下海外基地急需招收300多萬名工人。以下崗位保證日薪1美元以上。杜克集團歡迎華人全家移民。
杜克-巴西木材基地:招收管事員、伐木工、鋸木工、搬運工、育苗工、種樹工、森林防火員、開荒鋪路工等工種;
杜克-巴西鋼鐵集團公司:招收鋪設鐵路工人及管事員;煉鐵煉鋼工人及管事員;
杜克-巴西圖巴朗咖啡基地:招收種植員、收豆員、咖啡工廠員工及管事員;
杜克-巴西橡膠基地:招收割膠工、運輸司機、管事員;
杜克氮肥廠、杜克鉀肥廠、杜克磷肥廠:招收普通工人、技術員、管事員;
杜克-尼日利亞肥皂香皂廠:招收普通工人、技術員、管事員;
杜克-尼日利亞油棕果區:招收采摘工人、種植員、管事員;
杜克-尼日利亞榨油廠:招收普通工人、技術員、管事員;
杜克-軒轅國煤礦:招收普通工人、技術員、管事員;
杜克-軒轅國電子廠:招收普通工人、技術員、管事員;
杜克-軒轅國造船廠:招收普通工人、技術員、管事員;
杜克-墨西哥鹽場:招收普通工人、技術員、管事員;
杜克-墨西哥兩洋運河:招收普通工人、技術員、管事員;
……
以上崗位,虛位以待,如有意向,可聯係各地杜克超市。
廣告一出來,引起大清上下震動,之前沒有人知道杜克集團是這樣的一個龐然大物,生意橫跨數國,大清移民美國才32.5萬人,人家一開口就是300萬人,這才是真正的大地主、大財團啊。
也許是為了報複美國的不給麵子,清廷很默契的配合杜克公司在國內招工,甚至當起義務宣傳員,還下昭天下:……各地方不得阻撓杜克公司在國內招工事宜,應該積極配合……
移民浪潮就此湧起,為了應對洶湧的移民浪潮,杜克公司單獨成立了移民部,抽調了大量強兵幹將,為移民的到來做好了充足的準備,調動了無數物資。
頭八個月是移民最多的時候,人潮湧向杜克公司指定接人的天津港口、威海港口、上海港口、廣州港口、欽州港口,五大港口。無數人帶著希望,長途跋涉來到港口,杜克公司他們沒有失望,問明是移民之後,由杜克公司移民部安排妥當,有地方住、有食堂吃管飽,隻等著船隻來接應即可。
移民有時會提出欲投奔海外的親人、鄰居、同鄉、熟人等,移民部一律滿足他們的要求,想去哪兒就去哪兒。1882年清廷向海外移民一百多萬人。
移民到了目的地之後,就會分到中華社區裏,開始新的生活。對於新移民來說,剛來的一個月,他們是不用做工的,他們被統一安排住進叫做“過渡區”的房子。
在“過渡區”裏,會有專人他們進行各種各樣的教導,給新移民上課,講解地方的風俗習慣,學會簡單的當地語言、會話,組織新移民參觀老移民的房舍,和老移民聊天,暢談移民得失注意事項等等,為他們盡早融入當地的生活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