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銘鍾道:“恐怕耽誤功課,辜負朝廷重托。”
陳承宇道:“你身體單薄,如此下去,若是疾病侵體,隻怕連命不保,人都沒了,又淡何報恩朝廷?不如退而養病,身體好後,再行補課便是,憑學弟少年天才之資,何來誤課之說?”
於是在亨特的幫助下,向校方請假,又向潘銘鍾的房東一家說明了理由之後,馬上告辭,一刻也不停留,一起搭乘駛回波士頓的火車。
絲特朗先生一家對潘銘鍾的到來,表示了歡迎,尤其是艾麗絲,又多了一個同齡人,不停地問東問西,問到功課對方對答如流,學識之高,使得艾麗絲、約翰不得不服氣。
“聰明陳,你們的國家是不是全部是天才啊?”艾麗絲連連受挫,遇到兩大學霸,有些泄氣的問陳承宇。
“世上沒有天才,有的隻是勤奮的思考,我們國家有一句老話,叫勤能補拙,後天的努力非常重要,你看我的這位學弟,因為看書太多,身體都快跨了,我還是提倡勞逸結合,不要太玩命,要保護好自己的身體,人沒了,什麼都沒了。”
第二天早上,陳承宇就和潘銘鍾起床了,倆人一起走進了絲特朗先生家的一間大雜物屋,裏麵空蕩蕩的,正中間擺著一個木人樁,這是前陳承宇的愛好,自小在廣東老家習得一手詠春拳,來到美國之後,就在絲特朗先生的幫助下做了一個木人樁,住在學校就在學校後山練拳;回到絲特朗先生家要對著木人樁練。身體不是一般的棒。
陳承宇穿越過來之後,就荒廢了。這次把潘銘鍾帶回來,就是要教潘銘鍾練詠春拳,多運動,以期通過體育鍛煉達到恢複身體的目的。
第一階段不宜激烈活動,陳承宇帶著潘銘鍾慢跑,在屋裏跑了幾圈,覺得沉悶,倆人於是跑到屋外,剛好旁邊有一片小樹林,空氣新鮮,陳承宇隻覺得心曠神怡,心想後世的什麼氧離子吧,也好不過這裏的空氣。
潘銘鍾少年心性,在無拘無束之下,臉上也綻開了笑容,調皮起來,二人你追我趕,在林間互相追逐,因為忙於學業而遠去的童年又回來了。
“其實我的童年早遠去了不知多少年,我隻是裝嫩罷了。”陳承宇臉上苦笑:“裝,隻能繼續裝。”
忽然間陳承宇一聲歡叫,樹根底下冒出一簇簇的蘑菇,旁邊有一段砍倒的老榆樹,上麵長的,不是香菇嗎?陳承宇大喜,招呼潘銘鍾過來,一齊采摘蘑菇,陳承宇囑咐道:“今天采蘑菇,明天采香菇,隻要大的留下小的,明天再繼續來。”潘銘鍾點頭應是,倆人一人采了一大把,還想多采一些,可惜沒有籃子之類的東西,隻好一人捧著一大把順著來路走回去。
一大早絲特朗太太已經去集市買菜回來了,除了青菜什麼的還有兩隻雞,這是昨天晚上陳承宇報請絲特朗太太特意買的。
“滋補身體,還得用中國的方法來。為了民族的精英,我這算是下血本了吧?不但出錢,還要出力當大廚,在食療方麵,還是中式菜比美式菜更勝一籌。”
陳承宇心想:“我已經很多年不下廚了,這次為了未來的國家棟梁,說不得隻好破戒了。”
潘銘鍾、陳承宇、絲特朗先生一家人一起吃早餐,餐桌中交談,潘銘鍾才知道陳承宇已經取得了二項發明專利,名利大豐收(其實利暫時還沒有,名氣倒是有一些)不由得替陳承宇感到高興,少年英氣勃發,臉上流露出一種與年齡不相稱的堅毅,暗暗下定決定,以學兄為榜樣,奮起直追,以期名揚美國,報效朝廷栽培深恩。
早餐過後,絲特朗先生一家照舊是各奔東西,各歸其所,亨特也回律師行上班去了,陳承宇這幾天仔細觀察亨特律師的麵色,在自費掏了幾個月薪水,跑了幾個大洲出錢出力,幫助陳承宇的二項專利申請注冊,在沒有得到一美分傭金的情況下,對陳承宇依舊關懷有加,一如兄長關心小弟,甚至還多了一份尊敬,看得陳承宇暗暗點頭:“此子沉穩,大事可托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