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謙祭祖

今朝同登鳳凰台

他年獨占麒麟閣

有一年清明節,於謙隨同家人去祭祖。當他們路過一個街口時,見所豎牌子上寫著街名:

癸辛街

叔叔說:“以幹支相配的街名,很難應對。”正當大人們為幹支地名應對犯難時,於謙想到三國蜀相諸葛亮出兵祁山時所經過的一個地名,馬上對道:

子午穀

叔叔聽了很高興,走到景色秀麗的鳳凰台時,特意念道:

今朝同登鳳凰台

不待叔叔念出下句,於謙應聲對答:

他年獨占麒麟閣

麒麟閣,本為漢代閣名。漢宣帝時曾畫霍光等功臣像於閣上,後多以麒麟閣表示卓越的功勳以及最高的榮譽。於謙的父親和叔叔聽了這個出語不凡的對句,異常驚喜,高興地說:“此子必光耀吾門。”

丘瓊山平步青雲

點雨濕肩頭

片雲生足下

丘瓊山(1402-1495),明朝海南島瓊山人。小時候跟著老師在鄉裏一官宦人家私塾讀書。他很聰明,遠近聞名;可那官宦人家的孩子卻最不喜歡讀書。

有一天,老師外出,官宦人家的孩子就偷偷跑回家,丘瓊山見還在學堂學習。天下起了大雨,丘瓊山的座位上方正好有個瓦縫,雨漏下來,滴在了丘瓊山的肩上。於是,丘瓊山就把那個官家公子的座位移到漏雨的地方,把自己的座位換過去。老師回來後,官家公子也回來了,當他看到丘瓊山占了自己的地方,便向老師告狀。老師說:“我出對子給你們對,誰對上了,就算誰有理。”接著說出上聯:

點雨濕肩頭

丘瓊山脫口答道:

片雲生足下

這個下聯暗含自己將來會平步青雲的意思,老師十分讚賞。官家公子對不上,覺得既羞愧,又惱怒,便回家哭著把這件事告訴了他父親。他父親聽了很不高興,把丘瓊山召來,出對聯考他:

孰謂犬能欺得虎

意思是“誰說狗能欺負虎”?他把自己的兒子比作虎,把丘瓊山比作狗。

丘瓊山立即答道:

焉知魚不化為龍

意思是“怎知魚有朝一日不能變成龍”?相傳黃河鯉魚跳過龍門即化為龍,古人常以此比喻某人科舉中第,一下由平民變成高官。這位做官的聽了丘瓊山的話很吃驚,想,他小小年紀有如此大的抱負,將來必定大有作為。

果然,丘瓊山後來官至少保兼英武殿大學士、戶部尚書。施槃中狀元

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施槃(1417-1440),字崇銘,明朝江蘇吳縣人。自幼聰敏,才思敏捷,過目成誦,人稱“神童”。施槃少時到友人家讀書,塾師為試他的才學,出了自己早已準備好的上聯:

朝霞似錦晚霞似錦東川錦西川錦

連用四“錦”、兩“霞”、兩“川”,既寫了美麗的“朝霞”和絢麗的“晚霞”,又描繪了因“朝霞”、“晚霞”時間的不同而分別出現的“東川錦”與“西川錦”。

施槃把這個出句反複念了幾遍,便向都憲施禮答道:

新月如弓殘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

對句也連用四“弓”、兩“月”、兩“弦”,形象地描寫了月初的“新月”和下旬的“殘月”,又勾畫出“新月”與“殘月”出現時的“上弦弓”和“下弦弓”之形狀,對得十分絕妙。

老師見他應對敏捷,便連聲誇獎,鼓勵他發奮讀書。施槃後來被明英宗欽點為狀元。

倫文敘對語驚人

小子無心讀詩書

先生有意觀冰雹

倫文敘(1467-1513),明代南海人,字伯疇,弘治年間狀元。出身農家,身材高大,風姿魁偉。他從小智慧超人,有“急才”。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可謂德才兼備。

倫文敘五歲開始在私塾讀書,過目不忘。有一次,外麵下起了冰雹,他把頭伸出窗外看,先生見了,生氣地責備他說:

小子無心讀詩書

小倫文敘見先生也站在門口觀賞下冰雹,就接著對道:

先生有意觀冰雹

倫文敘九歲時候就到縣裏的書院去讀書。書院裏的先生見這孩子與眾不同,為了試一試他的才學,便以院子裏翩翩飛舞的蝴蝶為題,出了個句子讓他對:

大蝴蝶遍身錦繡

倫文敘一眼瞥見了書院房簷下的蜘蛛網,隨即對道:

小蜘蛛滿腹經綸

小小年紀,敢於以“滿腹經綸”來自勵,可見他誌氣之高遠。

湯鼐聯藏誌氣

室內焚香煙燒畫堂盤白蟒

池邊洗硯墨隨流水化烏龍

湯鼐(生卒年不詳),字用之,安徽壽州人,明朝中期大臣,成化十一年進士。幼時天資聰明,才華橫溢。一天,京城的禦史大人來到壽州,地方官員列隊相迎。湯鼐和一群孩童也趕來湊熱鬧,問話時湯鼐從容不迫,回答十分得體。禦史進而要求他對對子,意在試其才華。湯鼐點頭應承。禦史出上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