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當太陽將要下山、煙囪間的白雲被照得金燦燦的時候,在這座大城市狹窄的街道上常常能聽到一種神奇的聲音。就像是教堂裏傳來的鍾聲。有時隻聽到一次,有時兩次,但聲音每次持續的時間都很短,因為街上常常傳來隆隆的馬車聲,以及男人女人們沒完沒了的哭喊聲,鍾聲容易被打斷,這時,人們就說:“晚鍾響了,太陽下山了。”

在這座城外,房子與房子之間隔得很遠,中間還有花園和小空地。因此,城外的人看到的夜空更加明亮壯麗,聽到的鍾聲也更清晰。仿佛是從樹林裏的教堂傳出來的,人們朝那個方向眺望,並開始沉思。

過了一段時間,人們便開始議論:“在樹林那邊是不是有個教堂?鍾聲那麼清晰優美!我們幹嗎不走近些去看看呢?”於是有錢人驅車出去,窮人們則步行,可是路程似乎特別遠。當他們來到長在森林邊緣的許多柳樹前時,他們都坐下來抬頭望著修長的柳枝。他們認為他們現在已身處綠林中。城裏製作糕餅的師傅來了,他搭起自己的帳篷。而另一位糕餅師傅來了之後就在自己的帳篷上掛起了一鼎鍾。為了防雨,這鼎鍾塗過了焦油的,但裏麵沒有鍾舌。當人們回到家後,他們都說整個事情十分美妙浪漫,遠遠比他們品茶有情趣得多。其中有三個人稱他們穿越了整個森林,走到了它的盡頭。他們還說一路上都聽到神奇的鍾聲,但他們覺得鍾聲來自城裏。三人當中有一個還為此寫了一首歌,歌中說鍾聲就像母親唱給乖寶寶聽的童謠,再也沒有比這鍾聲更美妙的音樂了。

那裏的國王也知道了這件事,於是他下了一道聖旨,如果誰在鍾聲傳出時確實能找出那個鍾,他就將被封為世界敲鍾者,哪怕他發現不是鍾也沒關係。

於是許多人紛紛走進森林,到那裏去實在太美妙了。但在回來的人當中有一個人能講出一點道理。盡管沒有誰穿越森林,他也沒有,但他說鍾聲是住在樹洞裏的一隻大貓頭鷹發出的聲音。那是一隻充滿智慧的貓頭鷹,它不停地把頭撞到樹幹上,但聲音究竟是來自貓頭鷹的頭,還是來自樹,他也說不準。於是他被授予了“世界敲鍾人”的頭銜,而且他每年都寫一篇有關貓頭鷹的評論。不過人們讀了他的文章之後並沒有比以前聰明。

某一天舉行堅信禮儀式的時候,老牧師說了一番感人腑肺的話,受堅信禮的孩子們都深受感動。對他們來說那可是個非常重大的日子,因為他們將長大成人了,幼稚的頭腦就要轉變成更理智的成年人的靈魂了。受了堅信禮的孩子們走出城外時,陽光四射,非常壯觀。

森林裏那口神秘的巨鍾傳來了特別洪亮的聲音。他們立刻想朝鍾聲的地方走去。所有孩子都去了,但有三個人除外。這三人中有一個想回家試穿她的舞會禮服,她正是因為那套禮服和那個舞會她接受堅信禮的。第二個是個窮孩子,他從地主的兒子那裏借來大衣和靴子,必須在指定的時間歸還。第三個孩子說他從不去陌生的地方,除非他的父母陪他去。他還說他一直是一個很聽話的孩子,即便受了禮,今後還會繼續這樣,他請求別的孩子不要嘲笑他。但是他們還是嘲笑了他。

因此這三個孩子沒去,而其他人都匆匆忙忙上了路。一路上陽光燦爛,鳥兒在歌唱。少年們也唱著歌,手拉著手,他們尚未得到任何職位,那天在上帝麵前他們是平等的。但是最小的孩子中有兩個很快就累了,他們返回了城裏。還有兩個小女孩坐下來編織花環,沒有和其餘的人一起去。當其他人來到糕餅師傅居住的柳樹林時,他們說:“我們現在已經走到這裏了,鍾真的並不存在——它隻是個想像出來的東西。”

這時候森林裏的鍾聲突然響起來了,聲音深邃莊嚴。因此有四五個孩子決定走進深處去。森林裏枝葉橫斜,密密匝匝,真的難以前行。香車葉草和銀蓮花屬的植物長得很高,旋花植物花開得正豔,黑莓灌木在樹與樹之間伸出長長的花冠。樹林中、花叢間,黃鶯鳴唱,陽光閃動。一切都非常美麗,但這並不適合女孩子們走,她們的衣裳會被刮破的。路上還有長滿各色苔蘚的大石頭,新鮮泉水汩汩流著,發出奇特的“咯咯”的聲音。

“這會是那個鍾嗎?”其中一個孩子一邊說,一邊停下來去聽,“這應該好好琢磨琢磨。”

於是他自己留在那裏,讓其他人繼續前進。

他們來到一間用樹皮和細枝建成的房子:一棵上麵結滿了野蘋果的大樹,它那長長的枝條在牆角裏彎曲生長。枝葉拂過開滿玫瑰花的屋頂。看樣子所有幸福都給了這個房子,在牆角掛著一隻小鍾,會是他們曾聽到的那隻鍾嗎?他們全都認為是,隻有一個孩子除外,他說這隻鍾太小,聲音太微弱,從那樣遠的距離是聽不到的,而且與那種感人至深的鍾聲大不一樣。